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者称全部统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字已不可能

2013年01月04日 08:06
来源:新京报

2010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延长工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墓地广场正式开工。文宝摄

2012年12月6日,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前夕,《南京大屠杀全史》在北京首发。该书大量引用日方和第三方史料,是中国迄今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最完整的原创性研究著作。作为重要课题的大屠杀遇难者名单调查领域,新增的一千多个名字有赖于多年来各方对大屠杀幸存者记忆的追寻。自1980年代起,南京即发动全民参与此项活动,被发现的幸存者们通过回忆,为部分遇难者建立了名单。到21世纪初,学界与民间人士还在市郊自发进行小规模田野调查。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后面都是一场追问。不管是对史料穷尽努力的整理,还是对幸存者记忆的挖掘,研究者们想要做的是面对历史的精确。□新京报记者吴伟南京报道

每一次长度的延伸,都是遇难者重回历史的证明。

1995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初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墙,又名“哭墙”。最初长43米,刻有遇难者姓名3000个。2007年,增加至8244个。2011年,延伸至69米,姓名10311个。

2012年,还有一千多人的姓名在做上墙前的核实。

遇难者名字的搜集是对遥远记忆的一次次打捞。

在这场打捞中,教数学的教授费仲兴,用几年的时间令834个人的遇难者姓名重见天日。学者努力地用苛刻的史料查找来核实遇难者的名字。有人依靠幸存者的回忆来刻画遇难者的故事。

有了这份名单,30万不再是个抽象的数字,它由具体而微的人来组成。

难以完成的任务

南京的学者介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的调查,比纳粹大屠杀犹太名单调查更复杂

遇难者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存在的鲜活的人。

几十年后,想把每个遇难者都复原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表示,对遇难者名单的调查“不能被日本右翼牵着鼻子走”。对统计遇难者相当重要的当时南京地区基础户籍信息,“当时中国的户籍制度严重不健全,遇难者全部制作名单是不可能的”。

据了解,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死难者和平纪念馆,报的直接遇难者人数是14万人,但实际也只征集到1.6万的遇难者名单。

30万,这个数字刻在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墙上。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屠杀全史》主编张宪文说,这来自于战后南京审判、东京审判的判决书,判决书中“30万人”的来源,是“法庭调查与当事人当庭作证证词,以及战后各方调查的综合”。

对遇难者名单的调查,更多的是寻找一个一个的故事。30万是一个大的数字。在这个数字里,能找到的故事和名字“才更具体和生动的构成了历史”,南师大张连红说。

学者王卫星曾经表示,统计确切的名单不可能做到。鉴于当时处于战争年代,人口统计体系不完善,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的人逃难离开南京城,有的人逃难进入南京城”。不光是遇难者名单,有时候微观层面的具体人数的确切,也很难做到。

“比如幕府山大屠杀,中方统计的遇难人数大概在五万人,日方统计的人数约为两万多人。”王卫星说,“由于史料的不完善或者缺失,这些可能是永远的谜。”

学者孙宅巍研究埋尸,经过多年努力从原有的4家慈善机构埋尸18.5万具,扩展到了8家共埋尸19.4万具。

他曾经感叹过,“搜集数目都如此困难,何况具体名字”。

很多历史资料无处可寻。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遇难者名单 南京 名字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