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历数从民国起至今的除夕花街:文革十年仍办六次

2012年02月07日 08:51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绍杰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花市的牌楼上写着“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装饰用鲜花砌成的“将革命进行到底”;长两米、高一米七的大型盆景是“狼牙山五壮士”;多个品种桔果嫁接则表现“大团结”;还有红军过雪山、非洲人民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盆景……

花市本按惯例只开3天,但这年花市也“大跃进”,开了8天。

“文革”十年间,仍举办了六次花市

1967年初,报刊上再次讨论新春风俗革新,要求“破除封建流毒、过革命化春节”。这一次,花市首当其冲,避无可避。

在广州市档案馆里有两份当年的文件:一份是《关于一九六七年不举办花市问题的请示》批复,其中省委明确不举办花市;另一份是1972年1月22日的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文件《关于春节期间不搞花市及禁止农民进城销售花木的通知》,把办花市和销售花木与“过革命化的春节”视同对立。

那时,取消假期、花市,取消不了几千年的民俗。除夕前几天,黄沙至芳村渡船人头涌涌,从芳村回来的人个个手拿鲜花,喜气洋洋。城内,冬菇、云耳类副食,糖果、香烟、腊味、煎堆、油角等应节年货纷纷摆上货架,虽然要凭票,仍然人来人往。

但在“文革”十年间,仍然有六次花市举办。一份1969年2月的绝密文件材料,显示了当年春节花市的盛况:

“郊区及附近各县的花农陆续进城卖花,到昨日已达到高潮。据初步统计,摆卖花档达815个,进城花农达3550多人。摆卖花档和参观群众都比较拥挤,尤其是荔湾区,共摆有花档750个,花农3470人。

原来指定的摆卖地点光明中路光明南路已摆放不下,现已摆出浆栏路二十多公尺。从昨晚情况看,全市前往买花或参观的群众达85000人多人,其中荔湾区近6万人,越秀区2万余人。”

在更多时候,新年买花和养花都成了不得不偷偷摸摸的事情了。

说书艺人颜志图清晰地记得1972年的除夕,“我跟众人一样来到北京路西湖路附近,虽然明知道没有花市,还是去那里走一走。我看见很多市民很惆怅”。他回忆道:“也有些花农悄悄地拿两只木桶浸着花去卖,检查队一来他们就赶快逃走。”

1973年,花市得以恢复。

改革开放后花贵了,传统花卉不吃香

2005年,西湖路花市再次让老广州人感到怅然若失。这一年,越秀区与原东山区合并,有提议把西湖路中心花市迁到大沙头。这成为广州并区之后,第一个为老城区居民热论不已的话题。

事实上,更多的变化正发生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行的花街上。

“以前的花都很便宜的,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年桔也就二三十块。改革开放之后,花价成倍增长,一盆年桔都要上百到几百。而且市场的结构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引进不同花种,花市上还搭卖科技产品、气球玩具等等。”

这是叶春生对近年来花市变化的最大感觉。“民俗从生活中来,也会随着生活而发展。”叶春生认为,变化的只是内容,行花街所蕴涵的辞旧迎新之意未变。

1980年后,花架上也由往年传统的桃花、柑桔、水仙、菊花到现在的蝴蝶兰、猪笼草、五代同堂、郁金香、富贵鸟以及各种水培花卉。曾在花市中充当过主角的吊钟花、素馨花不再光彩夺目。

1987年,广州花市上就曾出现郁金香热,一盆郁金香售价8元。当年,一个普通广州工人的月收入约200元。

 

花街内容变了,没有花市就不是广州

1992年,除夕花市档口实施公开招标,分为鲜花档、桃花档、盆桔档、工艺品档等。毛公仔、塑料风车、工艺品开始大举占领花街市场,年花不再在花街唱“主角”。

专卖公仔和潮流玩意的档口,卖主多是新生代。势头甚猛的工艺品逐渐与之分庭抗礼,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以2006年为例,天河花市设置了美食街、金鱼街、精品街、盆花街和鲜花街,其中精品档有300多个,盆花档则是200个左右。

西湖路花市,也专门开辟了一条“精品街”,以学生档主居多。荔湾路上的花市,半是鲜花档,半是精品档。

2010年,“迎春花市”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花市的不景气,让亏本的花农、花商萌发不办花市的想法。

“其实只要与时俱进,花市肯定是能办下去的。去年是兔年,花市上还有卖小兔子的,小孩子拿着气球你追我赶,很热闹的。”这两年逛花市的时候,叶春生为见到很多年轻人而感到高兴,在他们身上看到传统的另一种延续。

“只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就能留住广州的这一张名片。没有花市就不是广州了。”

朱绍杰、俞小婷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花街 1950年 民营报刊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