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过节“潜规则”知多少

2011年01月28日 15:00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潘丰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网友热议】

中国人过的不是节,是纠结,是钻营,是思前想后,何时我们能够好好的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跟送礼无关,跟他人无关,只跟快乐有关。——张昂昂

一年9000亿,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几百元。差不多可以搞公费医疗了。这个数字真的很让人震惊。明清朝代,就有“冰敬”、“炭敬”的传统。这个传统虽经革命大潮的洗礼,其实根脉从未动摇,而且一直繁盛至今。所谓的“常例”、“陋规”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传统在科技时代的当下显然已经过时了,被淘汰是早晚的事。——王俊岭

不送礼就会被领导认为不懂事,于是就办不成事。怎么办吧?——龙在天

现在流行一句话没有权就有钱,网上经常看到有人在骂:小小的公务员灰色收入那么高,还在外面喊穷。这跟咱们中国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链有关,无论办啥事,都得找找人。找人就得花钱,这也没办法。——贝拉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在人情大于法的社会大环境下,过节“潜规则”已经见怪不怪了。过节“潜规则”延伸出来的一些产业也是富得流油了,君不见豪华娱乐场所比比皆是,机关单位附近的烟酒副食店鳞次栉比。如果社会法律制度完善,人人都按照规则行事,怎么会有怎么多的过节潜规则呢?——程鹏丽

国人独特的观念决定潜规则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冯晓君

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了,怎么能够说改就改呢?过年过节,“孝敬”一下上司、领导,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如果大家没有这么做,反而不正常了。这些不能算是“潜规则”,只能说是中国人的“潜意识”。“潜规则”容易纠正,“潜意识”的改变就不那么简单了。——李特

过节在中国人眼中已经变成一个以此为契机巴结领导的好机会。逢年过节,借着拜年的名义上领导家送点礼品,遇上了也可以说是拜年的名义,何乐而不为?在中国这个人际人脉人情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搞好上级关系,好像就万事如意了。——胡倩

权利一天得不到有效监督,使得存在寻租空间,那么潜规则就一天不会消亡。——笔笔的笔

到不了共产主义,潜规则就不可能消失,即使到了共产主义,那潜规则估计都会跟着变味儿变成一种新型的形式存在。也许只有这个世界全都是“三体综合症”了。这个世界才能安分点。——杨文

爹亲娘亲还不如领导亲,给父母过年送的东西还不如给领导送的东西,每逢过年过节总要惦记着给领导送什么东西,把领导当成亲爹亲娘。送礼这些潜规则规则了这么多年,也都成了习俗,不这么做心里还不安稳,做人难做中国人更难。——高欣婷

明骚易躲,暗贱难防。咱来畅想一下如何对付和改造所谓的“潜规则”。不是不能拿到台面上吗?嫌丢人,那就给它来一记“见光死”,邀请的大侠是“媒体”和网友,这也算“揭黑”。其次,“潜规则”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民主文明,相互制衡的监督和司法机制,媒体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民间的力量才能调动,社会的自我净化和排毒的免疫力才能提升,社会的文明进步才能实现。潜规则随之减少,明规则越来越多,弘扬公平正义原则,经济发展成本才能降低,人民的生活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刘鹏飞

这么贵重的礼物,多少是自己掏钱买的。公家的钱办公家的事儿,当然顺带把私人感情也联络了。节日拜访和礼品本来是良好的文化传统,是不受监督的公款使用和权力寻租使其变味儿了。——西铭

还是那句话,在中国不管多有钱都是求人的人,只要是官,不管多小,都是被人求的人。所以,求人自然就得送礼。被求自然要收礼。节假日又不多,不缝着这节假日送礼,以什么名义送礼啊。本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咱们泱泱大国,9000亿算什么?50年的500ml的53度茅台现在的售价是12900元,对于有钱人来说,收礼的官比不收礼的好办多了。有潜规则总比没有强!是吧?——潘昕妙

过去是“礼轻情意重”,现在则是“礼重情还未必重”,“送礼”是一种文化,社会不公、体制不完善才造成了“厚礼”成为“潜规则”。试想,若是每个人都能凭真才实学、通过个人奋斗成就一番功名,谁还会把赌注放在“送礼”上?“潜规则”也好,“腐败”也罢,社会权力、科层流动的把持者制造了这样一套“文化”,许多人被迫卷入其中。那些出于各种目的成为“潜规则”的一方的人尽管有错,但也有“两难”的无奈。9000亿被挥霍的公款如果用于人才培养和行政监督的完善,让真才实学者有机会施展抱负,让坐收渔利者退出舞台,那将是多大的一件幸事!——小迷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浙江的送礼现象比较风靡,现在原来只要在中国哪哪都有这“习俗”。我所听闻的有如下几个版本:父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好的照顾而明着送礼又太高调于是想出这么一出,在孩子的小毛毯里藏了几根金条一到中午孩子睡觉的时候就必须拿出这毛毯……?另一个版本是现在很流行的送卡,小小一张卡片看起来不起眼,但还真能起到不少作用,之前同事做鼻炎手术怕医生不到位查房时就偷偷给医生塞了几张卡,过后护士来的勤快了换药也及时了,这就是行情这就是送礼的基调。不管是古还是今是国外还是国内送礼能办事儿已是明白的潜规则,如若没有这还是会有其他,无法杜绝的现象。——程佳佳

中国原本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但是现在诸多的过节送礼潜规则辱没了咱们的优良传统,是一种亵渎。为什么送礼之风如此风靡,有送必有接,根本原因还是腐败之风盛行,现在过节都已经变味了,给那些接礼送礼分子提供了一个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张欢

清代开始就有“冰炭敬”,看来中国官场的送礼文化是源远流长了。在讲究关系与人情的中国社会混,送礼的过程就是陌生人织就自己的关系网的过程,同时,他们还能强化手中的权力,为可见利益投资。即使送礼存在风险,但收益和回报更显性、可观,所以,要杜绝官场送礼太难了。——李展蓝

中国的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现在演变的如火纯清了,变成利上往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断的送礼巴结领导。领导在用自己的权力给送礼的人提供实惠。——潘丰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潜规则 规则 送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