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罗汉果从深山走向世界
罗汉果,不仅是一种清凉饮料,可缓解咳嗽以及便秘和糖尿病症状,同时还由于它的甜度是普通糖类的300倍,且不含任何糖分,成为目前世界上提炼甜味剂的最佳之物。
罗汉果为世人广泛注意和利用,和高鲁甫的推介是分不开的。
罗汉果原产于我国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其中以广西桂林产罗汉果最为著名。历史上,它是朝廷贡品,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在民间,只有山区部族首领才能享用。
种植罗汉果的山区,不仅彼此不相互引种,还规定不准把它携带到山外。其功能在地方文献中只有清嘉庆五年《永福县志》有记载:“罗汉果大如柿,椭圆味甜,性凉,治痨嗽。”
1937年,高鲁甫带领一个国家地理考察团到广西进行考察,受到桂系领袖李宗仁的接见,当晚就住在广西省省长黄旭初的家中。
在这次考察中,他在桂北永福县山村发现了著名的罗汉果,并采摘下来。当时,罗汉果还没有有被科学界命名,高鲁甫依土名为其正式命名。
随后,高鲁甫与植物学家史怀夫对罗汉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合作完成《广西的罗汉果》一书,不仅填补了学术界对罗汉果的研究空白,也令罗汉果成为寻常的吃用水果。
高鲁甫荔枝
高鲁甫从来到广州的第三年开始,就奔走在岭南以及南中国各地,做了大量的植物资源调查,成果丰硕。
高鲁甫最初的植物调查,是从潮汕的柑桔入手的,很快就编成《广东柑橘属植物调查报告》,并在《岭南农学会年报》上发表《制止橘类虫害病症法》论文。
1915年,高鲁甫在菲律宾科学局成员梅丽尔的帮助下,在学校创办了一个植物标本室,将搜集到的植物制成标本,标本室最后成为中国收藏南方植物最丰的标本室。
荔枝和龙眼作为岭南最有代表性的水果,引起高鲁甫的浓厚兴趣,成了他研究的重点。他四处实地调查荔枝和龙眼的品种,了解其传统种植技术,还专程到增城考察荔枝名种挂绿。
1918年,凭着荔枝研究的论文,高鲁甫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园艺学硕士学位。从现代植物学去分析研究荔枝形态结构和机理,高鲁甫应该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