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梁思成夫妇毕生事业为中国古建筑 死后却保不住故居

2012年02月28日 18:01
来源:中国周刊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从1997年开始,他在这儿工作了9年。这段时间里,一些屋子灰色的墙倒了,重新砌上后再刷成红色。而里面,则和大部分四合院一般,搭起了车棚或隔断房,拥挤起来。带着外地口音的住户越来越多。院外西侧的那三间面铺房,不断易主,成了小饭馆和发廊,第三间的国营副食店,也变为私人承包。

2003年,街道举办了“总布胡同展”,王来顺希望以此唤醒“居民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他们还制作了砂岩底儿铜牌,写着梁思成和金岳霖故居的介绍,想挂在各自的院门前。可里面的居民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我们还想搬迁呢!你一挂,我们就走不了了!”对方口音带着唐山味儿,“我可没听说这是谁的故居!”

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家那座精致的四合院,那个“往来无白丁”的“太太客厅”,似乎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再也找不到什么痕迹。

就连梁家的后人,都险些认不出这里了。

2002年8月,作家陈光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打来的。

半个月前,陈光中正在写《北京名人与故居》丛书的第五本,想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作为收尾。他前后六次来到北总布胡同,都未能找到。最让他伤心的是,被询问的几位居民,没人知道“梁思成是谁”。

梁从诫得知此事,便自告奋勇,要带着陈光中前去寻找。

到了北总布胡同3号旧址,老人停下来。“就是这里。”他指着那座三层小楼,气愤地说,“真是丑陋无比!”

陈光中曾经查过不少资料,面对眼前的场景,他也觉得很疑惑。资料中记载的游廊和垂花门不见了,而大门的位置也不对。

此行之后,梁从诫找出了当年林徽因的一封书信。在信中,林徽因曾详细画下了3号院的布局。在这张由红蓝铅笔绘制的平面图上,详细到了连餐厅圆桌周围的凳子。根据此图,陈光中制作了一张梁林故居复原的立体图,如今在网上广为流传。

2009年,老3号院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但几乎也是在同一时刻,这片区域被划进了开发商的拆迁范围里。

两年多后的2011年11月28日,3号院的最后时刻来到了。

几个拆迁的工人先是爬上了房顶,掀开瓦片往下扔。随后,房梁和木架被敲了下来,运进路边的卡车。所有的院墙,都在工人们呼喊的口令声中,被用力地推倒了。

两个月后的2012年1月27日,“梁林故居被拆”的消息被人发现,经由媒体披露,引起公众哗然,开发商对此作出“维修性拆除”的解释。2月9日,北京市文物部门明确表态,对开发单位处以50万元的罚款,并责令按照“梁林故居原状”,进行恢复重建。

可重建后的故居,还能算是真正的故居吗?

2月初的一个早晨,胡同里的居民们突然发现,在3号院的废墟周围,入住了一群保安。他们负责管理现场,进行重建前的清理工作。

他们时刻警惕着那些爬上对面民房屋顶、端着相机的拍摄者,以及看似随意、实为套话的记者们。一个电视台摄制组,意图绕到北面的入口,被阻止后,只得悻悻地在外面取景。

“本来可以回家过春节的。”一位守在门口的年轻保安,狠狠地抽了一口烟,对《中国周刊》记者说道,“而现在,我们24小时守在这里,晚上也会有人溜进来拍照。”

元宵节这天晚上,北总布胡同整夜响着鞭炮。绚烂的烟花,把这片废墟照得清清楚楚。

在残砖碎瓦之间,只有那棵见证了一切的老马缨花树,歪着身子,孤立在寒风中,大半截树根露在外面。在去年夏天有人拍摄的一张照片里,它还笔直挺立着,开着粉色的花,树冠像一张绿色的大伞,遮住了附近的几间旧屋。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古建筑 梁思 夫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