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夫妇毕生事业为中国古建筑 死后却保不住故居
一片狼藉
1月28日,北京,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林故居已被拆除,现场一片狼藉。图/CFP
林徽因在北总布胡同3号院家中。资料图片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老3号院,如今已经是一堆残垣乱瓦。一排蓝色的铁皮板,隔开了匆匆经过的路人的目光。只有一棵歪着身子、枝丫光秃的马樱花树,还孤零零地站在废墟里。
这片废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无奈与荒诞。
这儿曾是中国古建研究奠基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住所。七十多年前,这对夫妻在这里整理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群落的大部分考察资料。也正因为此,这处住所被比作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母体与摇篮”。
然而,在2011年11月,这个早在数年前就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院子,却被一个名为华润集团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拆毁。
以研究与保护中国古建筑为毕生事业的大师,死后却保不住自己的故居。消息传开,舆论哗然。有媒体这样评论道:“这片废墟,其实也是一个耻辱的标记,是一块中国古建筑保护史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明史上的墓碑。”
·一·这片废墟,曾经有过一段美丽的记忆。
1930年秋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租下了临近北平东城墙的北总布胡同3号。随后,梁思成结束了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授课工作,回到北京,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一个专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担任法式部主任。
他们的好友,美国人费蔚梅,曾在书中描述过这对年轻夫妇“新的事业”开始的地方:
“在高墙里面有一座封闭但宽广的院子,种着几株开花的树。沿着院子的四边,每一边都有一排单层的住房。它们的屋顶都由灰瓦铺成,房屋之间辅砖的走廊也是灰瓦顶子。面向院子的一面都是宽阔的门窗,镶嵌着精心设计的木格子……梁氏夫妇把一些窗户宽阔的下层糊的纸换成了玻璃,以便他们可以看见院子里的树木花草,并在北京寒冷的冬天放进一些温暖的阳光来……”
1932年,他们的儿子梁从诫也出生在这里。略长大些后,梁从诫常会爬上那棵还并不算高的马樱花树玩耍。
起居室里放着木质家具,书桌上摆满中英文书籍。梁林两人常常坐在书房的案头,分析成摞的资料,研究草图上那些贴切而生动的“蚂蚱头”和“三福云”。
但他们待在院子里的时间,却是有限的。
在那以后近7年的时间里,这座美丽的四合院,成为梁思成和林徽因野外考察的中转站。他们的足迹,遍布京郊、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河南、陕西……根据野外考察的资料,他们在这座院落里,整理出无数珍贵的调查手稿、古建筑图纸和照片。为日后撰写《中国建筑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这处院落,还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太太客厅”。
这里曾经是北平城最为著名的文化沙龙之一。常常来访的客人,包括诗人徐志摩、政治学教授张奚若、哲学教授邓叔存、经济学教授陈岱孙、国际政治专家钱端升、社会学家陶孟和、考古学家李济、年轻作家沈从文和萧乾。聚会的话题,涉及文学、建筑、历史、中外文化以及坊间趣事,几乎无所不谈。
无数民国知识分子,在这儿留下了自己的逸闻趣事。
曾疯狂追求过林徽因的徐志摩,将金岳霖引荐到客厅的谈话中。此后,金岳霖索性搬了过来,成为这间院子的一分子。“星期六碰头会”上,这位单身汉会按照要求,做出特定浓度的咖啡和冰淇淋,招待客人们。
沈从文有一天早上几乎是哭着来到梁家,寻求林徽因的安慰——他年轻的妻子回南方的娘家去了;而当时年轻的萧乾,第一次参加聚会之前,“老早就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林徽因的一句“你是用感情写作,这很难得”,让萧乾感到“就像在刚起步的马驹子后腿,亲切地拍了那么一鞭”。
朝南的、充满阳光的起居室里,总是传出阵阵笑声。每到周末的闲暇时刻,北总布胡同的墙根儿,往往会“排着一溜洋车”。
“这种形式的文化沙龙,对后世意义重大,特别是那个时期的中国,显得弥足珍贵。”有文化学者对此评价道,“有多少伟大的思想和作品,就诞生在类似的聚会交谈之间。”
但随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梁林夫妇一直试图营造的、远离政治的生活状态,最终无可避免地被打破了。
1937年9月5日凌晨,梁思成一家告别了北总布胡同3号院,经天津辗转,南下长沙,到大后方继续他们的中国古建筑研究。
一直到死,他们也再没能回来住过。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