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艺术作品无处不在 地铁免费供艺术家表演
“美国政府对待艺术是‘无为而治’,一个欧洲的没成名的年轻艺术家在美国会不舒服,用一个词来说,叫做‘饥饿的艺术家’。”张宏图说。
在这种政府极少介入的情况下,美国的文化发展演变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商业的和非盈利的。商业的文化世界高度发展,戏剧有百老汇,娱乐有好莱坞,在艺术上,有着成熟商业体系的切尔西画廊区以及各类拍卖行变成为高度发展的商业代表。
而美国更大更无形的文化体制则是非盈利机构和基金会的推动。在全球知名的纽约当代美术馆(MOMA),记者看到了好几个捐赠者专区,专区里往往有毕加索等名画名作。
“MOMA没有拿过政府一分钱,来自门票、会员费和礼品店的收入也很少,大部分预算都来自民间。你要是个有钱人,对他们说,今年给你们50万,明年给你们100万,他们就会欢笑着迎接你:欢迎你来董事会!”亚瑟笑说。
之所以有这么慷慨的人,是和税收政策分不开的。美国政府虽然没有直接资助艺术家,但却在税收层面规定,富人的钱如果投给慈善、基金会等,就可以有相应的免减税。
【秘笈】5 非盈利机构成艺术孵化器
除了各类举世瞩目的美术馆,大量民间基金会进非盈利艺术类机构。“创新时代”是其中很大的一家。其办公室和一些旅行社等挤在东村一个不起眼的楼房里,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这个机构却在纽约每个角落都留下艺术的影子。
“艺术家都是有梦想的人,他们总会组织起来做各种艺术,他们不是锤子,不是可以被利用的工具。”纳特说,“艺术不是广告,广告只是利用视觉文化来表达权力,但艺术是复杂、前卫、边缘、创新的,它会给人们带来看世界不同的角度。”
在这种理念下,“创新时代”长期资助各种类型的艺术家创作。“创新时代”很少接受政府资助,大部分资金来自大基金会,然后再通过专业人员选择艺术家进行资助。最初,他们资助一些在工业废弃地进行的艺术项目,后来,从“码头艺术”到“房间艺术”再到“海滩艺术”,从公园到地铁再到摩天大楼,他们资助的艺术活动蔓延到城市各个角落。纳特说,“纽约的艺术界是一个生态体,里面有画廊、美术馆、非盈利机构、艺术家、学校、评论家。”
在纽约,像“创新时代”这样的非盈利机构多如牛毛,有的非盈利机构邀请艺术家做展览,有的直接资助艺术家,有的向艺术家提供廉价工作室,很多年轻艺术家就是靠着这些非盈利机构起步。而不同非盈利机构之间的差别定位,也造就了纽约艺术的多元发展。张宏图说,“画廊和非盈利机构像是自然生态,最高殿堂的美术馆像冰箱,可以将艺术保持新鲜,但最初的成长还是靠非盈利机构和画廊。”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