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土显赫家族汉墓 汉代陶猪穿越千年憨态可掬(图)
汉墓或为家族墓群最小墓坑疑葬小孩
在出土的墓葬中,最大的一个墓坑长7米、宽近4米,最小的墓坑长度仅有1米多点,并不足以安葬一名成人。左志强说,出现这种小墓葬有两种可能,一是用于埋葬夭折的小孩,二可能是从别处的墓葬中将骸骨迁移到此。
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部分墓中置有陶棺,最多的一个墓中有5座。考古人员说,汉代陶棺以崖墓中较为常见,砖室墓中并不多见,本次发掘对于研究汉代的墓葬风格和生活习俗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以上的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此处的汉墓极有可能是家族墓群。”现场考古人员说。
昨日中午,在清理最后一座东汉大墓时,考古人员又发现了新的收获,在墓坑中出土了一个青铜车马铃,一个青铜带钩和10多枚五铢钱。考古人员说,带钩就是古人所系腰带的挂钩,类似于现代皮带的皮带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能佩戴带钩,表明墓主身份并非平民,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出土耳朵直立陶猪
在本次考古发掘中,共出土了100多件随葬品,以陶制和青铜制为主。种类较为丰富,既有陶钵、陶罐、陶灶、陶井等生活用品,也有陶鸡、陶狗、陶猪等动物,青铜器以五铢钱为主。“目前确定可修复的有七八十件。”
在众多随葬品中,一个保存完好的汉代陶猪最为抢眼,陶猪身长30厘米左右,重约6斤,造型憨态可掬,活灵活现,圆滚光滑的腹部,前伸的长嘴如同正在四处觅食,尾巴打结上翘。“这猪儿好乖哦!”现场的清理人员不时发出赞叹。
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这头猪的耳朵是直立的。“猪耳朵直立,也许是为了更加生动,陶猪作为模型,只是一种形意的象征。”工作人员说,保存如此完好的陶猪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并不多见。
记者从考古人员处了解到,汉代初年文景之治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都江堰更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由于物产丰富,经济繁盛,当时盛行厚葬之风,当时人们的殡葬观念是“谓死为生,厚资多藏”,寄望把生时的丰饶和享乐都带进坟墓。正因为此,一些生活用品包括动物,随墓主一起埋葬,是当时普遍的殡葬方式。
1
2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