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以女性身体诠释观看与被观看 油画“惊艳”广州(图)

2011年07月19日 08:11
来源:新快报 作者:陈煜堃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庞茂琨作品《蜕变》之三

庞茂琨油画“惊艳”广州大剧院

一个奇形怪状、飞扬跋扈的后现代建筑群落,另一个则是以女性身体诠释“观看”与“被观看”之间关系的纷繁画面……7月16日,展览《不动声色的凝视:庞茂琨与中国当代油画》在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拉开帷幕,来自不同领域的两位东西方艺术家上演了一回精彩的隔空对话。

从早期的《苹果熟了》到近作《沉溺》系列,本次展览汇聚了著名艺术家庞茂琨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和创作手稿70余幅。除了以“凝视”为线索对庞茂琨艺术创作生涯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与展示,策展人杨小彦还向记者表示,“相当程度上我还将之看成两地的一次艺术交流,这次展览给广东油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促进作用,更是其意义和价值所在。”

“女性就是我的一个艺术符号”

“庞茂琨着重表达的是一系列的女性。在他的大量作品中,女性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从早期描绘彝族女性到后期描绘城市女性,尽管对象的身份有了重大变化,但隐含其间的一种观望,一种凝视,一种反省,却一直主宰着艺术家的思维。”正如杨小彦所说,观众完全可以从庞茂琨的画面中,看到艺术家对不同身份女性的自身特征及相应社会背景所传递出微观、细腻的心理感受和精神意味。

庞茂琨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作中一直执着于对女性的描绘,一部分是源于其受教育的上世纪80年代及当时的何多苓等艺术家前辈的影响,“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早期创作少数民族题材时,彝女的形象充满了神秘感和神圣感,深深地吸引着我。直至今日,作为长期的一个探究对象,在不断转变中的我始终尝试着去挖掘她们不同的一面。可以这么说,画面中的她们并非人们日常所理解的一个单纯个体,而是我的一个艺术符号。”譬如《蜕变》、《沉溺》等新近创作的系列作品当中,那些在荒诞的场景里肢体扭曲、神色麻木的女性角色,就是庞茂琨对消费时代下一种异化现象的隐喻性表达。

绘画不等同于简单的图像表达

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庞茂琨,当时即以毕业作品《苹果熟了》广为人知,后一直执教于母校。从最早倾向于古典主义的庄严、典雅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趋向生活化、日常化和个人化,从曾经为之痴迷的细节、光影、完整性到简练、直接、局部和一种诗化的朦胧,庞茂琨作品风格不断发生变化,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等手法在画面中也日趋显然,只有其一贯出色的写实技法依然鲜明。

在架上艺术已然进入多元时代的今天,庞茂琨坦言事实上纠结与挣扎在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里就从未停歇过,其中《梦魇》系列的出现,就是背离自己写实风格且走得最远的一次尝试,“它们更接近抽象,是对实体一种简化与放大的处理。尽管在后来画面中出现的戏剧化场景,还是回归到了具象的描绘中去,但都是出于试图从‘现实主义’这一大前提下寻找不同的突破与尝试,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绘画不等同于简单的图像表达,庞茂琨希望作品能承载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喻,“故事、事件、情节等在艺术中只能是一个进入意义的窗口,只有在与方法、修辞、组合等相互作用的同时,画面才能获得让人真正产生内心共鸣的意义。”

对话

策展人杨小彦:“川美现象”值得广东油画去深思

新快报:“庞茂琨与中国当代油画”这样一个提法,很少会出现在某个艺术家个展的题目当中,你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杨小彦:这个展览在广州举办还有着另外一层意义。近三十年里,有一个对推动中国当代油画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现象,那就是“川美现象”。在那里涌现了罗中立、周春芽、张晓刚、何多苓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油画家,而庞茂琨毫无疑问也是当中的一个非常杰出的代表。一个画家的艺术创作并不单纯是个体的反映,还有更深层的背景关系,广东也有着很强的创作力和很好的艺术家,为什么从来就没有人提出过什么“广东现象”,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庞茂琨的展览也可以说是两地的一次艺术交流,而“中国当代油画”恰恰就是我们交流的主题。

新快报:你作为策展人,如此重要的一个展览却选择了广州大剧院这一跨界平台,算不算是一种冒险?

杨小彦:当然有冒险。首先广东美术馆与大剧院合作尝试去打造这么一个艺术展览平台,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冒险,但事实证明,这个“险”还是值得冒。因为这一建筑实在太厉害了,据我所知它是扎哈目前所能够建成的最大型的建筑,一个有分量的艺术展在此亮相,不仅仅丰富了公众的艺术体验方式,还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碰撞与对话。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庞茂琨 女性身体 女性角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