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科塔萨尔真的伟大吗?
日常生活中的科塔萨尔,一部大胡子像海明威,让人看不出他写的小说那样“黑色”。
37岁以后,科塔萨尔定居巴黎。图为1969年《LIFE》杂志为他在巴黎拍摄的一组生活照片。
我觉得可以说出一个真相了,那就是科塔萨尔短篇小说大师以及伟大作家的称号,一定是评论家和作家同行给的,而不是读者。
在欧洲接受洗涤
我在看《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这本书里的那些对作家的采访和他自己论述性的文字时,一点没想到这位号称“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的胡里奥·科塔萨尔竟是一位出身卑微、少年贫瘠、青年困顿的人,我以为他至少应该会像奈保尔那样拥有一个可以去欧洲留学的家境。
可实际上,科塔萨尔欧洲是去了,但他去的方式并非留学,而是流亡。在欧洲刚开始科塔萨尔过得并不如意,用脚趾头想一下就知道,这么一个南美洲来的穷小子,有人正眼看他那才怪呢。对作家来说,难说扭曲的遭遇就是件坏事,他的艰辛都在后来文字和思想中有所体现,反过来科塔萨尔的很多作品也会影响到他的生存境遇,作家与作品的相互影响、相互异化,这已经不是什么特例了。
跟很多南美洲的伟大人物一样,科塔萨尔并没有完全依附或者从属于欧洲的文化,当然还有欧洲的政治,他深深地厌恶资本主义。但是有人还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读过《我的大学》,并深受影响,就将科塔萨尔定义为“左派作家”,这样说很不严谨,因为但凡跟伟大扯上关系的艺术家,大多超越政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
更多新闻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