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探访中国隐士的美汉学家:隐士是中国最幸福的人

2012年04月20日 08:4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早报记者 钱恋水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比尔·波特在美国出版了15本书,翻译了大量中国古代佛教典籍和诗歌。他信禅宗,自1972年起长期生活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曾在台湾出家3年半,修行14年,娶了一位台湾女子为妻。

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台湾为电台做事,最后采访的人是马英九。他幸得台湾首富之子王文洋的资助,踏遍终南山脉寻找选择荒野、放弃文明的隐士,并以《空谷幽兰》为这本寻访隐士之书命名。

“他们都很清贫,但是他们的微笑,使我们觉得自己遇见了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2006年,波特横穿从北京到香港的大半个中国,追寻六位禅宗祖师的足迹,并拜谒了50位在世的禅师,并为书起名《禅的行囊》,探寻了禅宗从古入今在中国的漫长发展历程。

比尔·波特信奉朴素的生活哲学:他赚钱只求养家糊口,赚够了就返身旅行或者翻译写书,“一年之中不是在家里就是在中国”;他从小就看破红尘,却“承认红尘也是东西,惟有任它来去心安即可”;他爱极了茶,却摒弃繁复的茶道,把茶还原到最初的样子:“茶很香,能让眼睛明亮,神清气爽”;他每每带着目标上路,却说,“到达不了也没关系,我还是可以记录下这段路。”

“以前听到的黄河声音,

好像现在还在耳边”

东方早报:《黄河之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比尔·波特:1972年开始我一直在台湾,然后结婚生子,但是小孩都不会讲英文,台湾的美国学校太贵,所以我们全家准备回美国,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来。

我以前在台湾做电台节目的老板来到了香港,我又得到王文洋的赞助,所以得以去了黄河源。我用这次旅行的素材给电台做节目,2分钟一集做了240集。

两年以后我觉得钱够了就把带子放在抽屉里不管了。后来出版社问我有没有写书的材料,我想到这次旅行,就把这些带子整理成书。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有新的经历和体会,但是我完全没有加进去,书就是20年前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东方早报:你信禅宗,讲放下,为什么还是执著于要冒着生命危险走到黄河源的界碑?

比尔·波特:我有一个目标,若没有目标我就留在家里哪里都不会去了。对这次旅行来说目标就是到达黄河源头,走完这趟旅途,当时确实体力要耗尽了,不能呼吸,但如果到不了也没关系,我还是会如实记录下来。

东方早报:除了走到黄河源那段路的辛苦,还有什么记忆的片段至今都记得吗?

比尔·波特:有一次我坐着拖拉机到黄河边要渡河,小船就停在河边,但是没有人,所以我就住在离河岸很近的招待所。晚上我听到黄河的声音,这个水声我到现在都记得,好像现在还在耳边。

“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没有很大兴趣”

东方早报:听说你10月份会再做一个诗歌之旅,书名都起好了叫《诗的行囊》?

比尔·波特:是的,我会从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开始。他没有诗作流传下来,但是他编了《诗经》,我想他一定懂诗。然后去济南看李清照,阜阳看欧阳修,然后是白居易、王维、韦应物、陈子昂、贾岛、杜甫、屈原、苏东坡、陶渊明、李白、王安石,还有我最喜欢的寒山。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比尔·波特 空谷幽兰 东方早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