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八零后比其他时代人更艰难?掌权人应给更自由话语权

2012年02月18日 10:03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韩松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八零后年轻人与我那时不一样的是,他们面对更丰裕的社会,有更多的生活需要去享受。信息和交通手段的方便,世界离他们更近了,总有那么多的炫目东西,就在他们眼前不停晃动......这些都要花钱,花大钱。我无法想象,他们那每月三四千块钱的收入,怎么去满足。

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与同事们吃饭,现在的同事,大多是近年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八零后的居多。我回办公室后,发了一条微博:春节前同事们聚餐,不少孩子散席后都返回租住的房间,打听了一下,都挺贵的,单位附近的一居室要三千多元。如果不是家里资助,他们今后都买不起房。我感到八零后的生活,其实比我年轻那会儿,更加艰辛,但他们希望获得的,却比我那时要多得多。我感到社会有问题,却说不清楚。

结果,有很多跟帖,令我颇有感触。

我跟他们相差二十年。二十年前,我跟他们一样,来到北京上班。一九九一年,一个月大概有三五百元的收入。两年后上升到了千元。另外,单位可以分房子。大概上了五六年的班后,我分到了两室一厅,有八十平方米。后来又用十几万元的"单位优惠价"买了下来,一直住到现在。那时候的时尚玩意儿,比如BP机什么的,也都有了。我还在一九九二年买了第一台黑白的笔记本电脑。那时,常与同事一起到新华社西门外下馆子,啤酒两元一瓶,我们无忧无虑。我买书也很多,九十年代,书还很便宜。二零零零年,我的《二零六六年之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出版,四百多页,卖十七块钱,现在再版,同样厚,要卖四十块钱。我在一九九八年买了第一部手机,一千多块钱。

我那时还能看得到未来,我不会说,我靠工资一辈子买不起房。但八零后靠工资,目前来看,的确一辈子买不起房。

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一九九一年,冷战结束,再加上一九九二年,南方讲话后,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我作为科幻作者,满怀激情地想象过,二十年后,中国发展了,中国繁荣进步了,经济上的,社会上的,体制上的,环境上的,很多问题应该都解决了。在我读大学时出生的新一代人,会过得比我更幸福、更丰裕、更开怀,这绝对绝对是没问题的,否则,时代就停滞了或者倒退了。

但如今的年轻人,活得比我那时,压力更大,磨砺更多,纠结更重,形容他们,常常有"苦逼一代"。当然,这首先是物质上的。从八零后他们降生那时起,中国一跃千里了,实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梦想,超了英,超了日,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它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我那时,出国看不到什么中文,现在,机场商店,都有了中文。所以,八零后面对的问题,所谓"苦逼一代",这是一个很严重也很尖锐的问题。怎么会这样?时代难道真的停滞或倒退了?常人却无法想象。每天,我们看到的是私车堵成江河,餐馆里人山人海,歌厅要排队等候,报纸上充满对功成圆满的赞颂。

但是,的确我们有了一些不满。这些不满,是欲望过高了?脱离现实了?脱离国情了?我觉得也不尽然。我的那些年轻的同事们,他们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心疼的宝贝,却为了租房便宜一些,住在四环、五环,每天挤地铁公共汽车,花两个小时来上班,这让我感到辛酸。我有时在想,一九九一年时,社会上当权的,大都是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他们为什么没有创造出一个比期望中更美好的社会?他们为什么没有给年轻人带来更充裕的各种财富?哦,也许,他们有自己的苦衷。

八零后与我另一个不同的是,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有更多的精神上的追求。

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生人的不同,是我们这些人大多更现实更世故。经历了文革,经历了冷战,经历了八十年代末期的动荡,很多人只顾个人,只看眼前,心机很重,理想则几乎丧失了。但我觉得八零后更纯真。他们出生在一个真正开放起来的时代,他们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算计和倾轧,他们对未来的乌托邦有憧憬,他们有梦,尽管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但他们还是看到了很多的美好。他们的眼神是清澈的,他们的笑容是阳光的,不像一些五零后六零后那么虚假和城府(我们在二十年前就那样了,而且我们比八零后更懂得怎么去搞"关系")。他们会为一本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博文、一部电影感动得流泪。他们有近于单纯的理想。他们工作很认真、很敬业,常常是为了守卫心中的一份真诚。在我的单位,加班到深夜的,往往就是八零后了,不少人挑起了大梁。我也看到,他们中的不少寻找各种机会体验那些纯粹精神层面的东西。虽然他们没有多少钱,但他们中却有那么多人热爱科幻----这个被许多成年人视为幼稚天真的文艺品种。而我那时不是这样。我到单位十年,身边没有遇上一个喜欢科幻的。但八零后来了后,这样的人就多了。大学里面,都雨后春笋般涌现了科幻协会、科幻俱乐部。学生们很投入,他们为了见一面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久久守候,在见到时,热泪满面。当然了,他们的眼光也很高,欣赏的东西,理解的东西,比较深入,有时比较空灵高远,有时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宇宙性和终极性的。我们那时要费劲思考一番的,他们一下就明白了。他们基础更好,专业素质更强,也更有文化和教养。更让我有感触是,他们的思维比较正常,也就是能按照常识、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看问题。六零后不少人已对很多蠢事习以为常,但八零后看一眼就知道什么很搞笑。

八零后活得很难,但他们却在北京奥运会火炬被抢的时候,自己组织起来,出来捍卫这个国家的荣誉。这让五零后六零后很感动。需知有些五零后六零后的人,早已不把这个国家当回事了。有的人高喊着为中国争民主自由的口号,其实在为自己谋私利。他们把年轻人推到前面,自己却躲到一边。

在我看来,八零后(也包括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应该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人。在他们之前的中国人,我觉得基本上还是农民,也就是用农耕意识来生活的人,有的人居住在大城市里,但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大致是乡村式的。不是说农耕不好,它却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人类进化大过程脱节。特别是在一种滋生于河流与黄土上的农耕意识的深处,经过几千年封建大一统文化的锤炼,它的特点是在权力面前唯唯诺诺,崇拜关系和面子。但八零后,从整体上讲,是第一代真正的城里人。他们有了具有了平等和自由意识及行为。中国要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起始点。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八零后 后批评 科幻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