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对话张颂仁陈光兴:只有印度和中国站一起 世界才会变

2011年12月29日 15:5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吕美静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只有印度和中国站在一起,世界才会改变,打破原来很简单的‘东西’、‘中西’、‘中印’的文化对立关系。”近日“西天中土”项目组首次把印度独立电影引入中国,并邀请印度导演来华与中国学者展开文化论坛,凤凰网文化频道专访其策展人张颂仁和陈光兴,讲述为何中国文化一直在自我殖民,如何透过印度抵抗一元世界观的现代化西方“先进地位”,从而重新找到自身文化的位置跟认同。(文:凤凰网文化吕美静)

中印文化交流改变未来世界愿景 打破既定的“中西”对立关系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选择引入印度的独立电影到中国做文化交流?

陈光兴:中国跟印度都作为古国、农业人口最大的国家,可是彼此之间没有形成参照,我们在了解印度的过程中发现,印度人对中国的理解远比中国人对于印度的理解来得宽跟深。我们用一个词,叫做“未来世界的愿景”,只有印度和中国站在一起,世界才会改变。在这个条件下,我们的影展更是透过印度试图重新找到自身的位置跟认同,也就是说借着中印的对话或者是借着印度,来打破原来很简单的“东西”、“中西”、“中印”的对立关系,把印度作为第三点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为复杂,原来既定的格局可以推进。

张颂仁:中印在近代化历程这个地方出了很大分歧,虽然两个经济体一直都在往上走,但是却是两条不同发展的路线,透过这个参照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可能性,包括对现代化的理解。在中国的大城市对于现代化的态度是不容置疑、不容挑战、也不容反思的,大家都在比谁收入多,谁楼盖得高、盖得快,通常有人说,我们难道只是要变成一个小西方吗?这就是因为我们对于仍存在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没有像印度那样细节地去面对,更不用说保存。我们已经把过去清洗得很干净,就连祖宗讲的话,老的生活习惯,还有身体语言都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说法是“历史包袱”,历史一直是负面的,但是对印度人来说历史却是很强有力的一种自我参照。历史的经验教训还在那里,我们不能随便乐昏头,也是因为印度的历史同样长久,她的可对照性就更强。

凤凰网文化:在历史经验方面,你觉得印度和中国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陈光兴:我觉得印度与中国很关键的差异,在历史经验方面,最起码表面上中国没有经历过两三百年的被殖民史,像戴锦华老师说的,“中国因为没有经过殖民,所以很多东西变成是自我殖民,包括科技,包括英文。”在学习所谓“先进”的过程中反而更没有任何抵抗性,原来还有社会主义革命的传统,到了80年代以后好像很多东西又被掏空了,历史的动力没有办法强制地去把一些平等制造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些差异都非常值得我们去透过不同的媒介,包括电影等来思索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参与到这个计划里面也不表示我们已经有预设的答案,反而就是因为没有答案才希望跟印度的朋友们在互动对话当中摸索出来一些新的可能性。

张颂仁:现在整个中国走的路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的“想象”,目前对现代对未来的“想象”很多都是西方塑造的,而把西方变成这样的一种不可推翻的参照点,这是“想象”出了大问题。所以我们找印度学者、印度导演、印度艺术家做对话,关键是要改造自己对世界的想象,改造想象不是要把自己变成印度,而是通过印度看西方,然后再回到我们原来可以立足在东土的一些很关键的立场。

印度现代化在抵抗中确立自我 中国经济应检讨全盘西化

凤凰网文化:你写过“印度的现代化是在抵抗中确立自我,但是中国经济却全盘西化,连欲望与想象也在西方体制内运转”,作为“西天中土”的策展人,中印电影交流主要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陈光兴:中国原来也不是这样的,走到现在有一点变成是这样了,原来选择道路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包括日本的思想家也说以前中国是靠着抵抗才跟西方产生关系。所谓的抵抗不是说把它树立成敌人,而是说不能够完全没有抗拒的吸收,但是透过抵抗作为一个媒介来自我建构,这个东西好像到最近二三十年完全被抛弃掉了。所以最后为什么走成这个样子,其中很多东西是要被检讨的,包括整个现代化历程的走向和动力,所以现在只是要透过印度重回到自己身上再问这些问题。

张颂仁:比如革命首先是带给大家理想,带来的理想首先就是平等,土地平等、种性平等等这些观念。在印度人心目中中国是很值得佩服,很值得参考的,因为有这种平等的追求。可是当在这个过程里头出现暴力,出现很大的浪费,无论是对历史资源还是对人的生命,各种残酷事情慢慢变成要警惕的地方。其实我们是互相参照,只是中国对印度的关照远远不及印度对中国的关照。

陈光兴:关键的问题是原来我们参照的所谓西方也是欧美,但是她本身出了很大的问题,包括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对于民主的想象、制度性的问题,可是还是闭着眼睛继续走她的路想要变成她。印度也在走这个路,可是最后发展的结果不一样,这包括她的多语言、多种族、多文化的存在,包括政治的构造本身。举例来讲印度的语言不统一,这在过去被当成是退步的,可是现在世界往单一方向走不下去了开始倡导多元--全球性的多元文化体系出现。也就是说你多一种参考坐标就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们去印度看到农村里不是处于凋敝状态,农村的文化历史在累积在传承,比如在加尔各答,不是所有的人一定要往城市走,也就是说不一定只有城市化的发展方式是必然的。我们透过印度能够回照自己,比如我们选择电影是为了扩大更多的人群,以前大家对印度电影唯一的认识就是印度宝莱坞唱歌跳舞的,那个东西也很好,可是现在你能从印度独立电影里看到更不同的一种文化形式,从而打破原来对于印度一种非常简单的一些理解。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印度和中国 仁陈光 陈光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