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5万人微博追念木心 陈丹青愿用下半生推广他

2011年12月23日 08:09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郭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木心是谁

在纽约边上学

边给陈丹青、谭盾上课

会用杭州话问记者

“超山的梅花怎么样了”

陈丹青愿用下半生推广他

1982年,木心自费留学到纽约。55岁,没有亲戚朋友,为了赚生活费,木心在家教《世界文学史》这门课,听课的有来美国学习哲学、舞蹈或钢琴的学生,还有大学博士和教授,门口放着个箱子,每个人照自己能力交钱进去,算作学费。一堂课4个小时,很多人都拿纸坐在地上。阿城和陈丹青在纽约,曾和其他人“凑份子”听木心的课,如当年周氏兄弟在日本听章太炎的课。

1984年,一对台湾文化人夫妻,惊叹于他的睿智与谈吐,力劝他写作。木心答应了。送走他们,他上楼摊开纸就开始写。他就这样被介绍到台湾,第一篇文章《大西洋赌城之夜》一行标题斜斜占了一整版。台湾的出版社遂一气出了他的12本书。

2006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陈丹青开讲“师尊”木心,但此时不但普通读者,就是出版业内都鲜有人知道木心。这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就是在陈丹青的努力下问世的。陈丹青说,如果下半生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推广木心。

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

陈丹青形容他的文字,“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他不是纯粹古典,又不像五四,更不像时下那种语言污染下的散文作品,动不动来一句“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种莫名其妙的句子。

陈村第一次读到木心先生的文章时,词穷,脑子里居然跳出“惊为天人”四字。

陈丹青、陈村、阿城、何立伟等人的力荐和网上的不以为然曾经引来文字纷争,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木心只是说,“我的底子,小时候就打好了。”少年时读到《诗经》,让当时还叫“孙璞”的小孩子惊艳,继而欢喜:“这就是我要的文体。”十三四岁时,他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后来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几乎全凭当年记忆。

杭州,是他生命底色的一部分

他是乌镇人,他曾上过刘海粟的上海美专,也师从过林风眠,所以会写出这样隽永,带着江南湿意的诗句来:“江南是绿石阶也绿总像刚下过雨后来常常会对自己说这样就是幸福了。”

15岁,木心离开乌镇,赴杭州求学。当时在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上学,直到19岁才离开杭州去上海。上世纪40年代末,他曾在杭州高级中学任教,又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木心曾说,自己儿时跟家人住在杭州佑圣观路、梅花碑一带,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西湖边的葛岭,对着西湖杨柳。若得知对面的记者是杭州人,他还会用纯正的杭州话问:超山的梅花怎么样了,开了吗?

浙江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夏承焘先生也曾与木心是忘年交,夏教授写信给木心:“木心仁兄大人阁下”;木心回信,则称承焘先生“夏丈”。

最后的文人雅士

数年前,木心在乌镇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李宗陶采访时曾如此自许:“人有两套传统,一套精神,一套肉体。我的祖先在绍兴,我能讲一口绍兴话。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在意大利,在达·芬奇。所以我说我是绍兴希腊人。”

从《哥伦比亚的倒影》开始,木心的文字惊艳国内。关于他的功底,有这样一个段子:

上世纪80年代末,木心与学生在纽约中央公园散步谈笑,一位学生说,“先生一路看过去,能不能即兴写俳句?”

话音才落,有位女子走来——“她围着黎明的围巾,牵了条黑夜的狗。”

一辆旅游大巴开过,车身涂着红色与银色,好像救火车——“这个旅游团多仁慈,一边旅游一边救火。”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陈丹青 微博 1927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