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点
香港茶点
香港
傍晚的维多利亚港,色彩斑斓的霓虹灯初闪,繁忙的渡海小轮往来穿梭于南北两岸间。“幻彩咏香江”的灯光音乐汇演照例日复一日地进行着。
暮色中的香港不过才刚刚拉开它“不夜城”的序曲……
“两文三语”沟通内地与世界
王琪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通过学校的交流项目,她曾在香港大学做一学期的交流生。“从说标准普通话的北京到香港,我之前一直忐忑会遇到语言上的障碍。可事实上,我一句粤语也不会却在香港生活了4个月。”王琪笑着说。课堂上老师使用英文授课,课下与同学可以用普通话交流。“香港人都能听得懂普通话,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说。英文加上普通话,在香港生活完全不成问题。”她这样总结。
在香港,大部分人把粤语作为第一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不少在香港的外国人也会说一口流利的粤语。由于殖民地的历史,英文长期作为香港唯一法定语文,在商业领域和高等教育中普遍使用。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与内地经济往来增多,普通话的使用率也在逐步提高。
如今的香港,中、英文仍是法定语文,特区政府实行“两文三语”的语文教育政策:中英文书写,粤语、英语和普通话为口语。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施政报告中指出:“推广两文三语,是我们的既定政策。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有必要普及基本英语;而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市民亦必须学好普通话,才能有效地与内地沟通交往以至开展业务。”
香港自回归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行母语教学政策。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说:“香港要保持国际地位,学生便要学好英文;我们背靠祖国,便要学好中文。”
“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扎根于香港特殊的历史土壤,契合着国际化都市的地位,作为一个窗口沟通内地与英语世界。香港大学的许志光教授说:“香港语言文化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是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从香港你可以看见祖国,也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美食天堂”荟萃中西盛宴
在中环结志街,熙熙攘攘的卖菜档口后藏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却是香港最为有名的茶餐厅——兰芳园。这家小店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老板林先生独创的“丝袜奶茶”成为香港茶餐厅的金字招牌。
如今,丝袜奶茶成为香港文化的一种符号。用特质的尼龙网来回过滤煮好的锡兰红茶,再倒入加有淡奶的杯中,混合出奶茶的浓郁与香滑。每日下午茶时间,兰芳园档口前就排起长龙,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品“丝袜奶茶”的独特味道。有人说,没吃过兰芳园,就不算吃过香港茶餐厅。
茶餐厅作为香港饮食的代表,交融了传统美食与西式快餐的特点。随手买一个精心烘焙的“菠萝包”、“蛋挞”或“纸包蛋糕”;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粤式“云吞面”,抑或潮州“鱼蛋面”;饭后再捧一杯奶茶或鸳鸯茶。茶餐厅的简单与便捷,成为不少人心中的香港情结。一位早年移居海外的香港人说:“茶餐厅里有种简单的味道叫香港。”
茶餐厅外,各式各样的西餐酒店也遍布香港:印尼菜、法国菜、意大利菜、西班牙菜、葡国菜等等,在这里应有尽有。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明吉说,自己在香港总能找到地道的日本菜,这在异国他乡成为别样的温暖。
在香港,独立经营的酒吧也是城市名片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资情调的兰桂坊、灯红酒绿的湾仔洛克道、流光溢彩的九龙尖沙咀,在暮色中与华灯一起初上。位于港岛中环皇后大道南侧的兰桂坊,至今已开设了超过50间酒吧消费场所。这些酒吧一直保留着欧洲酒吧和夜总会的风格,洋溢着特有的异国情调。来自大陆、香港和海外的年轻人在这里一起畅饮、跳舞,狭窄的小街碰撞出满满的激情与欢笑。
“东方好莱坞”世界瞩目
不管是张国荣的《一片痴》、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还是其他诸多粤语歌,在许多“70”后和“80”后的脑海中,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很多人认识香港也是从听粤语歌开始的。粤语特有的发音与歌曲动听的旋律,加上独具香港文化特色的歌词韵味,让粤语歌风靡中国和东南亚各地。上世纪90年代的张学友、黎明、刘德华和郭富城被称作“四大天王”,成为年轻人竞相追逐模仿的偶像。
27岁的徐颖目前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提起粤语歌,她说这是自己工作之余最大的喜好。“我是伴着粤语歌长大的一代,香港在我年少的记忆里,曾经象征着时尚、潮流与极大的繁华,对粤语歌的痴迷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徐颖说。她曾为了听一场陈奕迅的现场演唱会,专程飞到香港红磡体育馆。“红馆是所有粤语歌手的荣誉殿堂,也是歌迷心中的梦。”她说。
香港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充满着时尚与潮流的气息。不仅在音乐上独具特色,电影业也极为发达。作为世界三大电影出产地之一,走出了多位在国际上极富盛名的影星,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美誉当之无愧。
在香港的星光大道上,树立着一座李小龙的铜像,每天在这里合影留念的人络绎不绝。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也是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李小龙自己曾写道:“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这些他都一一实现,毫无争议地奠定了香港电影业的国际地位。
李小龙之后,周润发、李连杰、成龙、张曼玉、周星驰等人也相继打入好莱坞。每年3至4月间举行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及香港电影金像奖,都吸引着世界电影界的关注。
“购物天堂”引领时尚潮流
海港城、朗豪坊、旺角、铜锣湾……数不尽的购物中心成就香港“购物天堂”的美称。
香港商业繁华至极,人们追逐时尚与潮流的脚步不曾停歇,购物也成为香港文化中特定的一部分。在香港,不论是商品的品牌、种类、数量、价格还是服务,都会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购物天堂”美誉,体味与世界同步的时尚购物浪潮。
在购物商业区,商场往往五步一小间,十步一大间,上至奢侈品牌,下至地摊小货,应有尽有。
香港汇集了全球各大知名品牌,每年季末或节假日,都有大量的旅客特意来香港“打货”,也成为香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每年临近圣诞,商场里到处都是拿着信用卡排队等着付款的外地游客。”在香港久居多年的内地商人李磊说,“这时候商家竞相推出促销活动,很多商品价格低至1-3折,确实很划算。”即便在平时,香港作为世界著名自由贸易区,大多数商品都免关税,外国进口的商品一般比内地便宜,尤其是电子产品、品牌手表和化妆品等等。
香港旅游发展局为此特地推出“优质旅游服务”计划,规定获得认证的商号必须通过每年的严谨评审,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明码实价、资料清晰、优质服务”的标准,帮助游客识别值得信赖的零售商户、餐馆和经济实惠的旅客住宿服务。
培植“文化沙漠”上的绿洲
常有人称香港是“文化沙漠”,因为就文化源头而言,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到今天国际化的大都市,它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缺乏悠久的历史积淀、殖民地统治下的病态培育、自由经济下商业文明的过度渲染,曾一度让香港摆脱不了这个称呼。
复旦大学陈思和曾撰文说:“过去香港历来被人称为文化沙漠,并非它没有现代化的剧院会堂,也不是没有著作等身的作家,但是文化是流行文化,文学是通俗文学,文学期刊难以维持,作家都被称为稿佬,大学精英与学者都与尘世隔绝,娱乐充斥着声色犬马和六合彩。一方面是经济华都,一方面是文化沙漠,这就是以前所实行的殖民文化政策的后果。”
香港回归祖国后,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香港的文化建设,在“沙漠”上积极培植“绿洲”。
香港每年都会举办各式体育赛事。2008年,香港更是作为第29届奥运会协办城市,主办了奥运会的马术比赛,还将在2009年12月12日承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
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节”,如今已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盛事。一个月里,几十个世界顶尖艺术团体纷纷呈现上百场艺术节目。香港艺术团体“进念·二十面体”行政总监胡恩威评价说:“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艺术节,香港艺术节在节目的组合、编排、模式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准,相对于北京、上海、台北的艺术节,做得比较专业。”
香港艺术中心则是香港专责发展艺术的公营机构,一直不断推动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且促进香港与中国大陆及外地的文化交流。香港艺术中心不但为国际著名艺术家提供专业的展演空间,对培育香港新秀艺术工作者亦不遗余力。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008——2009施政报告》中提出,为配合西九文化区落实发展,需要持续积极发展文化软件,包括向社会推广文化活动,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政府会鼓励文化演艺团体到全港各区演出,将文化活动带入社区。继续支持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和海外交流,鼓励大专学院和专业艺术团体培训艺术服务中介人才,加强培养广大的观众群,成就香港作为世界级文化艺术之都的愿景。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