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是“包袱”还是“摇钱树”
2010年10月29日 16:12 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城市不该是“断代史”

井姑娘

能够体现城市发展的也许是众多新生事物的出现,比如新建成的轨道交通、新拔起的摩天大楼、新融入的城市移民……然而作为一个无法无限扩展的空间,一旦城市容量达到了饱和的底线,新旧事物就必然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在一些人看来,旧事物因其老朽、拖沓、实用性差,必须要为新事物的出现腾挪空间,否则会阻碍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如此观念之下,名人故居即便打上了“名人”的金字招牌,它们中的一些仍然无法逃脱厄运。原因有二,首先是它的占地面积大,又不可挪动,不似一个花瓶、一幅名画般能够被工工整整地收纳进博物馆的陈列室。第二,名人故居在当下的可利用价值尚不十分明显,这批建筑的去留牵涉到广泛的利益问题,而矛盾也由此凸显。强大的资本车轮足以碾过任何挡道之物,如果老宅子的价值无法在当下被重新唤醒,它定会被这座急于现代化的城市抛弃。

当下的很多中国城市中,对名人故居的“拆”似乎是一项无可避免的举措。与此同时,耗费巨资打造的古镇却横空出世,唱着秦淮秋月的古调,披着灯红酒绿的霓裳,在抽离了历史大背景的舞台上显得格外突兀。

城市不应该是一篇篇“断代史”,只铭记当下的辉煌。而应该让城市里的人能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仍可窥见历史。只有新旧共存,城市才会显得有张力又有弹性,城市里的人才能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对城市文化脉络的一种尊重

曹文清

如今常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到了周末,似乎除了逛街、看电影、吃饭,已经无事可做。”这种单调与失去灵气的生活方式,让人心躁。

有一种说法:多年前,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从各个城市的酒店窗户望出去,遗憾地发现中国城市风貌“千城一面”。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是由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人的历史与文化而构成的。所以,当许多城市丧失了其文化的独特性,仿佛被扔进了一个大熔炉,那么一个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精神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也就丧失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灵气。

据说,法国的街道基本上都是在拿破仑的时代就建成了的,而在中国,许多街道仍在不断地翻新之中。在这不断的经济发展和整修城市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随着更多的高楼鳞次栉比地伫立在城市的中心,属于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与记忆的载体越来越多消失在这一片尘土飞扬之中了。

那么,是不是只要为了留下历史的沉淀,就可以将城市的发展往后放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与保留历史的痕迹并不矛盾。当我们在尽力保护一处历史古迹或者一所故居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其本身,而是那个时代或是某个人物所可以被借鉴的东西。

所以,保护故居等遗迹,其实是一种尊重,对城市,对城市的文化脉络与个性的尊重,也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尊重。如果失去了这种尊重,结果往往是:城市永远是新的,而个人逐渐在拥挤的竞争中磨损折旧,城市和人都开始失去灵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贾珺/曹洛洛/尤嘉利/冯骥才/曹文清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