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嵩绘
编者按:12月23日,本报刊登了《金色大厅“镀金”之风何时休》一文,分析了国内演出团体一窝蜂奔向奥地利金色大厅的现象,挑破了金色大厅的“艺术泡沫”,引起极大反响。而与“金色大厅情结”类似的,还有“国际评奖情结”。《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所谓的“国际奖”掺水现象严重,甚至因为中国人的热衷而度身订做,从中渔利。今天,我们特发此调查,帮助大家了解一些“国际奖”背后的真实情况,更希望提个醒: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需要得到国际认同,更需要树立文化自信。
12月26日,中国武广高铁创下“世界第一”的运营时速,全球瞩目。在“中国制造”、“中国力量”不断“提速”,获得世界认可的同时,各行各业的国际荣誉也接踵而至,鼓舞人心。
然而遗憾的是,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把在国际上获奖当成了唯一目标,甚至“跑奖”、“要奖”蔚然成风,仿佛只有冠以“某某国际奖获得者”的名号,才底气十足。针对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国外一些人甚至专门创造出相应的奖项。
“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没有了,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感慨地说。
“洋奖”高于“土奖”
“国际奖”盯准中国市场
近年来,中国人对国际评奖热衷的新闻经常传出。
一些制片人、导演热衷于拍摄专门的“搏奖影片”,一个闯关不成就去另一个,许多影片已参加过多个甚至多年国际评奖,却压根儿没在国内公映过;一些文学、艺术、科技人士,在评职称、争项目,或举办各种营利活动时,往往拿出各种国际奖项,但实质“水分不少”。
林林总总,对“外国月亮”趋之若鹜,让西方一些人也“灵机一动”,专门设立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奖”。总部位于丹麦的“未来创意奖”就是这样一个奖项。记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未来创意奖”的主席格拉维森。这位主席得意洋洋地说,他刚开始“创意”出这个奖项时曾忐忑不安,但没想到他的那些亚洲朋友告诉他,“未来创意奖”帮助他们的产品在国内闯出了名气,为此格拉维森还获得了朋友一笔不菲的回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