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访《杨梅洲》导演陈卓:三个男人写女性角度的剧本

2013年12月11日 15:27
来源:好戏网

专访

海报

作为导演陈卓的第一部独立电影,《杨梅洲》入围了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单元,并获得此单元最佳影片“火鸟”大奖。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城镇,方言对白,非职业演员,从海报人物的眼睛中,我们可以寻察到生命历程中的默契——普通人,我们是普通人,真实的存活,却又实在不为人知,生而为人的困顿与欢愉,跌宕与静好,但若因对话和注视,普通人之间的温度尚有迹可循。

“海报的设计其实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开始我一直想象的是用烧纸船的那个画面做海报的,后来也用过小静的剧照,最后才定下现在这个方案。这也应证了创作是从概念到实际形式表达的转化过程。最后我发现最能直指人心的东西还是眼睛。”四个主要角色充满质感的面孔,似乎有很多故事要诉说,关于生活的肌理和痕迹,无法言表的无奈,都从那四双眼睛里面传达出来,他们会直视观者,“看”不再是强势与权力的象征,而是基于一种平等和交融,陈卓说这样的对视令人感动,也审视自我。我很信服。

导演陈卓总述

电影《杨梅洲》的故事一部分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将它整理并完成了剧本,这是我的第一部故事长片,有关于当下社会人性的讨论。爱情、亲情、社会责任、理想和现实在当下变革的时代中经常发生的错位与迷失,但这些却不是要把影片带入一个晦涩的色调,相反我选择用宁静和优美去描述痛苦,我认为描述灰色是积极的,正如影片结尾一样,我们的讨论并不是要获得一个明确的结果,影片的意义在于从电影的真实角度,引介与提示观者反思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因果关系。

剧本·人物·空间

这是我第一部长片,也让我体会到电影创作中最最痛苦的阶段:编剧。更让人痛苦的是,我们三个大男人,却在写一个女性角度的剧本。

《杨梅洲》剧本始于2010年夏末,历时了九个月,改了20多版。导演陈卓用到一个词是:漫长。作为观者,这是种只可以想象的过程,痛苦、折磨、既克制又在崩溃和爆发边缘,对于创作者而言,要将思绪理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字的背后似乎都是情感的细微之处,每一句话的更改都意味着推翻和承担,陈卓说:“我们把每场戏写成小条贴在板上,划线分块整理叙事结构,直到开机前两周还在做破坏性的调整,开机后还在现场写台词。”他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个关于歌手、理想和现实的本子,以梅作为主角,最后却变成了梅和静两个人物,分别撑起两条故事线,落点在父亲这个角色上,让他们在中间汇合,成了Y型的故事结构,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成片的模样。

谈到片中的非职业演员,为了最大程度保留影片现实的质感,且采用乡音对白,陈卓坚持用非专业演员,谈到寻找静这个演员的过程,“持续找了4个月,走遍了几乎所有演艺类学校,最后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在传媒大学校园里抓住了一个下课走出教学楼的女生,她身材瘦小,表情却固执,低着头叼着烟很快地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她就是后来的女主角小静的演员尹雅宁,是传媒大学电视制片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梅的演员吴冰滨很早便确定下来,她是片中主题歌《雪白透亮》的作者姚路的女友,因为她是湖南人,在酒吧当过歌手,和剧中人物小梅有着类似的经历,质感与片中人物非常贴切。舅舅的演员几经周折,最后选择了陈卓的表弟余宣,他天生有表演天分,面对镜头无比自然。最后,回到湖南找到了湖南话剧团的男一号李强,确定了张昊阳的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我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自己的特点,尽量不让他们一字一句对着剧本对白,而是给他们说说每场戏基本内容和关键台词,其他台词自己发挥,由于是乡音对白,演员的感觉非常自然。”

陈卓的家乡在湖南长沙,而杨梅洲是位于长沙向南50公里的湘潭,选择此地作为拍摄地点是因为它能呈现出导演记忆中对于家乡江边的样子,影片名为《杨梅洲》,除了作为提示和叙事,也隐含空间作为故事与人物的承载者,在影片中有阐述命题的作用。片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和空间——那条倾斜着搁浅在江岸上的石船。片头静一人从石船上走来,片尾父亲爬上石船,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上的圆,陈卓选择它作为主画面,是因为它代表一个倾斜的现实,隔江远眺钢铁厂的烟囱和货轮,似乎能体会到当下社会关系中人和人之间的分崩离析、沟通不良,以及人性的错位与迷失。片头的静和片尾的父亲,一头一尾,人与空间在共同诠释这个主题。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杨梅洲 剧本 陈卓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