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书讯]《洞见》: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来源:凤凰文化

《洞见》希望能够给大家呈现的面向,借巴金的话说就是“众声喧哗”。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伟大的声音,而是我们自己的声音,文化批评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各种声音众声喧哗,公众能够自己进行自由选择和判断。我们所思所言的疆界,有时代表着我们自由的疆界、生命尊严的疆界。

《洞见》是凤凰文化的同名文化评论栏目“洞见”的精选结集,于2015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各大书店及京东火热销售中。“洞见”创办于2013年10月,截止新书付梓已有190期,在创办两周年之际结集出版,以“时代文化观察者”的名义,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文化中国。

《洞见》新书上市 京东及各大书店有售

京东购买链接:http://item.jd.com/11750214.html

承载的介质不同,个人的阅读体验会产生一些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表面性的,就阅读本身而言却差别不大,都是通过阅读每个字所组成的词句文章来了解它背后想要传达的观点、价值和思想。之所以把网络生产的内容回归到传统的模式上面来,是因为我们希望把这些大众的热点的话题沉淀下来,使它获得一种永恒性。从网络栏目到纸质书,文章内容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按照文章的性质对内容进行了分类,在这个匆忙的时代,我们将文章分类总结、集合成册,希望读者能够集中地观看他人所见,或许能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和思考。

批评有很多类型,如有争议的文学批评、有争议的艺术批评、学术批评等,“洞见”栏目则是针对大众文化的观察,包括艺术、影视、文学社会等领域,只要有文化的意味在,都被纳入了“洞见”的版图。这190期洞见可以有非常多的门类,体现在本书中即为文学常道、思想焰火、社会镜鉴、文艺症候、审美历程、世界经验六个板块。

《洞见》一书的副标为“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这也是“洞见”栏目的定位所在。对于中国人而言,“革命”与“文化”都并不陌生,受20世纪的两场文化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人始终认为批评一定意味着否定和打倒,甚至现在人们看到评论之后,也常爱说“你行你上”。我们首先要界定批评的性质,批评除了否定也有肯定,即便是否定也不全是非此即彼、非生即死的状态。批评并不意味着打倒和否定,它只是一种声音,一种不同的见解。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建设,而批评者正是用批评这种工具来进行建设,并不负责实体的建设。写一篇影评指出拍摄的缺陷,并不意味着就要自己掌控拍摄一部电影。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不闹革命”。同时,批评天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暴力性,所以我们的批评会尽量的客观、对事不对人,文化批评应当谈论现象、传递观点,而非嘲讽谩骂,更无需上纲上线,这些都是远离“革命”的。以上,就是“不闹革命”的内涵所在。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不甘沉默的时代观察

自由是洞见最大的特色,与老腔调的写作不同,文章除风格犀利外,语言方面也都追求精彩,69篇酷文深入浅出、鲜活独立,更多地去呈现年轻人们独特的视角,真实的声音。本书的51位作者,除了几位名家之外,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只要观点独到、文笔优美、学养深厚,无论尊卑长幼,我们都提供平台。话语权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权利,作为媒体不能将其垄断,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有观点有才华的人有机会发声,这是大家的公共场域。

坦白而言,现在的批评还没有非常好,或者说这个环境还尚未建立起秩序。有些人认为批评依附于一个创作性的作品,在所有的文学门类里处于最末等的地位,其实批评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在批判之外还应包括更多的解读。这个年代大家一方面需要知识,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观点,这就是批评大有可为的地方。一个作品为什么好或者不好,读者读完后应该可以得到一个观点的冲击,或者是造成思想方面的改变。一个电影出来之后,经过专业人士的解读,个人的思维和知识都会被刷新。社会大众事件升华成风潮时,实际上很容易人云亦云,沦为乌合之众,好的文化批评应该帮助整个社会去重新思索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

同时,我们现在的批评还没有要走出批判的思维,有些作者为了观点的犀利去强调一种只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创作者就会觉得批评者是一个威胁,或者是无理取闹;国内的一部分创作者被资本捆绑或者自己的身份性所捆绑,实际上不够大度也不够宽广,这就导致批评者和创作者之间的断裂。事实上,批评是一个自卫性的工具,它是在保护自己,而不是向他人发起攻击。现在的自媒体发达,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统一的价值观还未建立,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中。批评虽然强调丰富和独立,但也应该建立在一个理性探讨的前提下,有一些核心共识存在,批评家要用文本来说服人,而不是无理取闹。我们的批评家就像文化圈的啄木鸟,独立、犀利,一个好的作者,也应该会包容这些批评,发现批评中思想的价值,从而与批评形成良性的互动。

《洞见》希望能够给大家呈现的面向,借巴金的话说就是“众声喧哗”。尤其是我们这个民族,只有一个声音的社会被打破后,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还未出现,似乎过于寂静。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伟大的声音,而是我们自己的声音,文化批评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各种声音众声喧哗,公众能够自己进行自由选择和判断。我们所思所言的疆界,有时代表着我们自由的疆界、生命尊严的疆界。

扫码进入购买页面

《洞见》一书作为凤凰文化重点打造的项目,在出版合作伙伴上也有缜密的思考,京东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加上优秀的营销能力,相信这本书在京东平台上会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作家出版社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其在文化、社科领域的广泛影响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因素,相信集三家优势力量,会将洞见一书带给更多喜欢文化关注文化的朋友。

作者阵容

胡赳赳、止庵、史航、杨波、解玺璋、马未都、马小盐、廖廖、易小荷、黎宛冰、余世存、徐鹏远、曹寇、许子东、韩东、赵野、巫昂、俞心樵、西川、石一枫、张杭、汪海林、刘柠、韩松落、王晓渔、孙孟晋、皮三、越众、晓孟、兰波、昆鸟、周弦、叶开、萧成章、柳鸣九、朱大可、董晓、刘擎、吕彦妮、杨黎、时间之葬、王学泰、侯磊、葛璐、路见、关中阿福、张慧瑜、胡涛、张光昕、朱白、魏然

朱大可、许子东、马小盐、王晓渔、余世存、韩松落……51位作者的嬉笑怒骂;文学常道、社会镜鉴、思想焰火、文艺症候、审美历程、世界经验……69篇酷文的深入浅出;于丹式心灵鸡汤有何危害?韩寒与郭敬明为什么成为时代宠儿?批评柴静的尺度边界何在?民国真是文青的黄金时代吗?中国众诗人如何评价余秀华?“示众文化”如何催生出冷漠看客?中国电影庄稼不敌毒品?文青的李健,还是大众的李健?徐克读不懂共产党员杨子荣的心?……

独立思考,针砭时弊,洞穿光怪陆离的时代表象,窥见隐蔽而强大的现实规则,在这本书里,你将看到一个真实的文化中国。

精彩观点

中国的儒家文化虽然曾经相当强大,其蔓延面在空间上仍然有限,中国要在文化上击破美国文化的垄断,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模仿的文化大国,路途还十分遥远。与此同时必须要根除文艺现状中的病症,并就“文艺复兴”与“新文化”两条道路做出认真的研判和选择。

——朱大可

面对公共议题,中国人通常并不就事论事,而是一贯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甚至人身攻击,这种毫无理性可言的舆论雾霾和言论痛殴,其实是中国特有的阶级斗争遗毒和病态话语污染。

——马小盐

示众是权势者的杰作,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的看客,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将苍蝇蚊子示众时, 示众就显得滑稽,也才会造成连绵不绝的“子民文化”与“类人孩现象”。

——余世存

中国的两性关系之中有一条隐秘的规则,即女人只敬男人的钱,男人只敬女人的色,社会对男性的主要诉求是以权力和金钱为硬标杆的成功,男人在家庭中往往既是暴君,又是拒绝长大的孩子, 讲究形象美的“暖男”只是软弱的代名词;对女人的要求则无比纯粹:你的美要配得上他的钱,“女强人”就像变性人一样被中国价值观唾弃。

——黎宛冰

51位作者的嬉笑怒骂 69篇酷文的深入浅出

本书目录

文学常道

2/张杭重估海子:天才的“未完成式”与后来者的退却

6/胡赳赳《 天南》停刊:不必哀叹文学衰落

10/杨波再评王朔:把愤世嫉俗流于世俗

14/周弦从安妮宝贝到庆山:美丽童话还是残酷现实

19/柳鸣九莫迪亚诺的文学密码:现代人自我泯灭的悲情寓言

30/董晓重读《 静静的顿河》:身份复杂的“红色经典”

34/杨黎再读《 金瓶梅》:节欲“外衣”下的尴尬之书

39/马未都老规矩

42/叶开多米诺唐朝

47/马小盐用进步鸡汤拯救母语

51/马小盐“欧芹”昆德拉:被误解的反极权作家

56/徐鹏远民国真是文青的黄金时代吗?

62/曹寇中国“鬼故事”:在镜中照见自己的荒诞

65/石一枫马尔克斯:终其一生为被压迫的人写作

69/张杭贝克特去世二十五周年:谁成了等待戈多的一代人?

73/路见《 五十度灰》撬起世界荷尔蒙的版图

77/西川等喧哗与骚动:中国众诗人如何评价余秀华?

86/张光昕诗人张枣逝世五周年祭:这必死的“测量员”

社会镜鉴

94/廖廖中国式“寻根”为何失败?

99/昆鸟广场的沦陷与大妈的崛起

101/王晓渔于丹式“心灵鸡汤”考:中国特色普世价值

105/越众当下语文是“无情感教学”培养出自私麻木的一代

110/余世存“示众”文化:强权游戏催生冷血看客

115/王学泰探究“水浒式暴力”:游民造反只因没有出路

120/叶开文化强国梦和21世纪“臭老九”

125/马小盐韩寒与郭敬明:时代宠儿的两张脸

131/朱大可当代中国离文化繁荣有多远?

135/易小荷足球解说员:讲故事、赞美诗与丧家狗

139/许子东“童子尿”背后是两地群体的精神宣泄

145/徐鹏远《 蜗牛》进小学教材:被励志掩盖的童趣

149/黎宛冰中国两性浮世绘:女敬钱,男敬色?

155/马小盐批评柴静的尺度:中国特色的道德指控何时休?

思想焰火

162/朱白加缪:他所洞察的“荒谬”恰似我们的当下

165/解玺璋广场舞与公民文化:“公民自治”是个好东西

168/朱大可银针与手术刀的缺失:中国文化批评的反常暮色

173/许子东评习近平“剜烂苹果”论:复兴文艺先要敢于批评

185/朱白从习近平喜读托尔斯泰看精神和道德在中国的地位

189/许子东索契开幕式的政治学:从苏联红到现代色

194/石一枫为什么我们总在遗忘“他人的痛苦”?

文艺症候

198/汪海林演员直接为角色改台词属于“跳大神”

202/兰波中国电影:庄稼不敌毒品

207/孙孟晋Lou  Reed:在道德边缘挖掘主流世界拒绝的内容

212/皮三喜羊羊的“粗俗暴力”不是道德问题是分级问题

218/时间之葬字幕高墙:中国影迷的尴尬与恐惧

225/吕彦妮中国戏剧:东风不敌西风

229/许子东“士人”高仓健唤起中国人的道德旧梦

236/徐鹏远“郭·吉诃德”:存活在假想敌中的郭德纲

242/徐鹏远艺谋归来,焉识丢了

249/徐鹏远《 爸爸去哪儿》:一场与宝贝无关的成人麻醉游戏

252/黎宛冰我们都和周星驰不熟?

257/曹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从饥饿史到讴歌牙神

260/关中阿福黑猫警长三十岁:国产老动画之殇

267/张慧瑜“任性”姜文:红色老男孩的戏仿革命之路

275/侯磊袁阔成谢幕评书尚待下回

283/葛璐羊年春晚变形记:反腐错位三俗不休

290/胡涛再见窦唯,我们都活着转了世

297/徐鹏远香港人徐克不懂共产党员杨子荣的心

302/徐鹏远文青的李健,还是大众的李健?

审美历程

310/晓孟天价油画:顶级艺术品背后的权力追求

314/马小盐韩流造魅术:东亚女性的男色盛宴

319/曹寇“土豪”们终会知道什么是美的事物

323/马小盐渡边淳一的情欲写作高度来自于“惊骇美学”

326/时间之葬为什么西方比中国更爱贾樟柯?

世界经验

336/魏然巴西足球:从“政治鸦片”到凡人的圣殿

341/刘柠复杂的日本:在“去国家主义”与“后现代”之间

354/韩松落一个新疆汉人眼里的新疆

358/止庵史航凶残与高雅:从古拉格看俄罗斯

366/萧成章英格兰与苏格兰:小时代的姐妹花

373/刘擎库克出柜:基督传统与自由主义的美式博弈

文摘试读

[书评]王路评《洞见》:当行的文化批评

[书摘]朱大可:当代中国离文化繁荣有多远?

[书摘]“士人”高仓健唤起中国人的道德旧梦

[书摘]重估海子:天才的“未完成式”与后来者的退却

[书摘]于丹式“心灵鸡汤”考:中国特色普世价值

[书摘]批评柴静的尺度:中国特色的道德指控何时休?

[书摘]再见窦唯,我们都活着转了世

[书摘]文青的李健,还是大众的李健?

[书摘]广场舞与公民文化:“公民自治”是个好东西

[书摘]中国两性浮世绘:女敬钱男敬色?

[责任编辑:冯婧]

凤凰文化新书《洞见》分享会 胡涛 徐鹏远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9/11/694aeee7-c07d-4bd1-ba0e-a3842817bfbc.jpg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