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九四二》的“约定”:19年从小说蜕变成电影

2012年12月10日 10:28
来源:齐鲁网

12月6日,电影《一九四二》的原著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作家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一起出席发布会。

齐鲁网12月10日讯(记者李正) “至少要让他们像人一样死去”,这是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近日,由它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正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那段不为人知的灾难历史,几天之内迅速“发酵”,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也直接导致“1942”在2012年里成为可以与“2012”相媲美的数字。

12月6日,影片原著《温故一九四二》完整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首发式,书中收录了影片剧本的最终定稿。在新书发布会上,作家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坐在一起,共同回顾了《一九四二》从小说蜕变成电影的19年漫长历程。

19年前的“约定”

2012年11月29日,电影《一九四二》上映,随后获得巨大成功。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电影上映7天便突破2亿元票房,而是因为,当整部影片播完开始出字幕的时候,观众们没有立刻起身离场,大家都坐在位子上,默默地听片尾曲唱完。

导演冯小刚把这一幕描述为“挨了一记闷棍”,狠狠打在每一位观众的胸口,“是内伤”。而最早抡起这一记闷棍,则要追溯到19年前,冯小刚对好友王朔一个承诺般的“约定”。

1993年12月,河南作家刘震云的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出版,首次将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历史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该书以史料整理和走访实录的文本样式与众人见面,很快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关注,并被冠以“中国灾难文学”的名义。

后来不久,“痞子作家”王朔读到此书,已经缔造起自己“电影帝国”(笔者注:1988年被称作“王朔电影年”,他的4部小说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的王朔深知这是一个“不得不拍成电影”的好故事。于是,王朔将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推荐给了冯小刚。

对于王朔的建议,冯小刚没有拒绝,他向记者坦言,第一次读到《温故一九四二》时,心里就暗暗决定要把它拍成电影:“我一口气看完,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和立场,主角写的是民族,情节写的是民族的命运。”

但对于90年代初还是“小冯”的冯小刚来说,拍一部历史巨制,他的底蕴还远远不够。于是,从那时起,冯小刚像是跟王朔有了一个默契的“约定”,更像是跟自己有了一个“约定”,他开始为实现这个“约定”而不断摸索、尝试……

一部小说和电影的“缘分”

《一九四二》是导演冯小刚和作家刘震云的第三次合作,第一次是小说《一地鸡毛》拍成了十集电视连续剧,第二次是小说《手机》改编成同名电影。与之前两次合作相比,这一次显得尤为“难产”。

记者在新版图书《温故一九四二》的封面上看到印有这样一句话:“一部小说和电影的缘分”。这句话出自冯小刚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不堪回首,天道酬勤》:“把《温故一九四二》这篇小说拍成电影的理由有很多,但我最想说的是,这是小冯和小刘的缘分,是一部小说和一部电影的缘分,是一个导演和一九四二年的缘分。”

“缘分”的说法,刘震云非常赞同,他在6日的新书首发仪式上也提到了此话,并幽默地表示,冯小刚的序比他的小说写得好,还提醒出版方长江文艺出版社应该给冯小刚发稿费,“这个序写得非常好,我提醒金丽红社长不要忘了给序的作者稿费,我们一人一半。”

在这篇长达2600余字的序言中,冯小刚以刘震云好友和影片导演的身份追忆了《一九四二》从“有想法”到最终上映的全过程,此过程被冯小刚称为“不堪回首”。

冯小刚表示,在2002年和2004年,他曾经两度筹拍《一九四二》,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反映民族伤痛历史的电影未能立项。但最终还是在王朔的提议下,冯小刚“流浪的心才有被喊回到《温故一九四二》的归途上”。

那是2011年,整个这一年,冯小刚没有新作问世。而在之前的2010年,他接连推出两部作品——《唐山大地震》(2010年7月)和《非诚勿扰2》(2010年12月)。而正是在看似最为空闲的2011年里,王朔再次“催促”冯小刚将《温故一九四二》拍成电影,并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王朔说了一句话我很感动,他说如果你拍这个赔了钱,我帮你写个喜剧,咱们把它赚回来。”冯小刚在序言中这样写道。之后,才有了现在的《一九四二》的上映。

张艺谋曾说,好的文学作品是电影的母体。冯小刚对此表示赞同,他在新书《温故一九四二》首发仪式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电影需要有文学这样的非常有影响的母体。我也期待着能看到更多好的小说,能够给电影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基础。”

冯小刚还表示,期待与刘震云第四次、第五次的合作:“我就是非常幸运,能够在19年前遇到震云,能够看到他小说,种子在心里埋下,尽管有这么多年没有拍成,喘了几大口气拍过来,这也是一个天意,使我们在19年的时间里,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再做这个电影的时候,重新去看这个小说的时候发现,和19年前不同的东西。跟震云合作过三次,我也期待这有第四、五次的合作,期待着他写各种精彩的小说。”

《温故一九四二》(完整版)书影,书中不仅有影片原著小说,还收录了影片剧本和冯小刚的一篇序文。

剧本“还原”电影原貌

说到新版《温故一九四二》的出版,作者刘震云也一度非常迷茫:“这个小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已经出过了,电影已经放过了,要不要把这个小说和剧本再合在一起出书,必要性有多大?”

这个问题纠缠了刘震云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最终,他说服了自己,决定把这本书重新出版。说服自己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九四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不管是从作者还是导演来讲,都超越了要把一个小说变成电影的概念”。

“字字句句是把刀”,这是导演冯小刚对刘震云剧本的评价。影片的剧本定稿被收入到新书中一起出版与读者见面,这是刘震云说服自己的另一重要原因。

19年间,刘震云对剧本进行了20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在此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文学与电影的不同,“主要的区别是长度,在书里边很从容,但是到电影中的话它就是90分钟,小刚这样的大导演影院才能给你两小时,现在是两小时二十分钟。所以电影中的话,拍到了,剪下去的,可能在书里的剧本里边都存在,大家可以看得稍微更完整一些。”

新书《温故一九四二》的责任编辑安波舜也表示,通过电影剧本可以“还原”电影的原本面貌,读者不仅可从书中更全面、宏观地了解1942年中国错综复杂的时局,还能随刘震云条分缕析地深入灾难中更温情、更残酷,或更黑色幽默的细节。

而从名称上来看,书与电影最醒目的不同之处是电影删掉了“温故”二字,为什么要删掉呢?著名编剧史航认为,“温故”二字并未删掉,而是通过电影传达到了每个观众的心里,“电影少了‘温故’两个字,我觉得是损失,看完之后觉得不是,你只要看过电影,哪怕不喜欢人物的表演,但不可能淡忘这个电影,温就是温习、回忆,也是本能的,甚至不喜欢电影,也被迫回忆,所以‘温故’两个字删不掉的。”

史航还从剧作家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剧本出版的意义,他告诉大家,在进入电影院之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先看小说,看完电影之后,有深思熟虑之后,再看小说,引发自己深入的思考。

刘震云则将其总结为“温故知新”。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一九四二 约定 成电影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