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游学心影录】可分享的奢侈品

2012年05月10日 10:44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王磊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变现成为一种比赛

一方面,中国近来雄厚的民间资金还不能涉足一些文化领域,在这种限制下,按照政策办事的习惯阻碍了不少文化创新,但是,艺术方面的创新则是层出不穷的,而艺术收藏也是资金疯狂地出入,它是在为后世保护我们的文化创造物吗?为后世提供我们这一代人在人文领域的努力成果吗?时间将作出结论。在国际艺术市场的范围里也是如此。我们看见许多国外收藏家最近十几年来有系统地收藏了中国这一时期的大量作品,当然也包括一些艺术投机分子的操作性收藏,但是这并不能让我们否认那些真正的收藏。

学美术或者美术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现代艺术是从“文革”之后的1979年开始坐上历史快车的,而作为开拓者的北京星星画会的作品,很多人只知道有这样一个开创源头的画会,而看到过当时作品的人很少。当我们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来告诉将来的人们?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在连与自己的美术史有关的作品都不收藏的情况下,更何况国外的美术了。而我们的艺术市场,今天所讨论的更多的是艺术作品出售或者拍卖时的价格数字,数字越大越引起注意和报道,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为什么不讨论画面的审美及主题,我们来不及讨论画作的内容,我们只讨论谁能更快地把作品变成现金,讨论谁被西方藏家看中了,我们自己的审美主动性在这段时间里是完全缺失的,于是,变现就成为一种比赛,而匆忙变现的比赛中所产生的各种作弊现象令许多国外炒家都为之惊讶。而我们已经见怪不怪,完全麻木了。因为数字是多么简单啊,有钱能使鬼推磨,推的是物质享受,而非精神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磨盘。

我们确实到了要讨论什么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时候了,也到了我们提问自己能否为世界文明贡献点什么的时候了。所以必须强调原创,收藏原创,收藏国际先进文化中的原创,往博物馆和图书馆里存入更多的文明元素,让后代能更加容易地看到中国和国际范围中,文明进程的典范与教训。原作是多么重要,复制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教学,但是原作是知识产权,所有复制品需要从原作上获得,我们为科技与文化的创作版权已付出了太多太多的金钱,难道还要这样不断地付下去?我们有了一定的财富,但我们确实不知道怎么更好地用好这笔来之不易的钱!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1980年 内贾德 心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