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拱宸桥:美人靠处 一湾江南

2012年02月15日 14:27
来源:新京报 作者:曹燕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这些属于老底子的事情,被归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历史档案。现在的街道崭新,大多时候显得空旷。有街坊在刷白的墙上写下维权的标语,像古时诗人临别的赠言。舒羽咖啡馆就像是把守在拱宸桥边的瞭望台,前面有大的露台,在岸边还种了几株樱花,春天的时候,樱花像雨一样落下,那里也是举办诗歌朗诵会的好地方。平常,住在附近的老人就坐在咖啡馆外的长廊上聊天。舒羽觉得这些都能入诗。接下来,她决定好好研究一下门前的这条运河,货船、远方、帮派、妓院……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运河上的江湖传奇。

桥西这头,现在还有历史建筑“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当年就是一个茶馆,现在的主人是很多杭州市民都熟悉的周志华,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开心茶馆》的主持人,用杭州话评说新闻,有种特别的亲切。周志华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小热昏”,滑稽戏的一种,“当年运河码头就是小热昏的舞台,站在那里就能来上一段,说说最近杭州城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当时的媒体。”老开心茶馆,到了节假日就游客云集,人们可以喝茶听曲艺。偶尔,周志华也会来上一段,现在大多是新作品,代表作有《永远的拆迁户》,最新的作品是讲述建党历程的长篇作品,创作的原则是“越口语化越好”。

■ 街区重生

时尚LOFT来到拱宸桥边

拱宸桥西,现在有三大博物馆,其中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是在桥西原土特产仓库的基础上改建的;中国扇博物馆,利用了原杭州第一棉纺厂的老厂房,外表朴素,馆内的陈设却很现代化。三个博物馆都做得生动精细,这些贴近人们生活的物件,采用展品、互动装置、投影等方式娓娓道来。特别是伞,从荷叶田田到《步辇图》,到西湖边上的白娘子与许仙,到戴望舒的《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一路看下来构成一部伞下的艺术生活演化史。这几个物件大多都和浙江一带有天然的自然纽带,其中也展现了张小泉、王星记等杭州老字号的历史变迁。还有活态非物质遗产展示馆,张小泉剪刀把制作车间搬到了这里,隔着透明的玻璃,工人师傅心如无物地淬火、锻造,神情自在。

运河旁边的“杭丝联”,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专家在运河旁帮助设计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锯齿形苏式厂房,能满足采光、通风、散热的工艺要求。当年的室内温度,常年高达30摄氏度,高温、闷热、潮湿。丝织行业中最苦的工种,主角是缫丝女工,“绪”是缫丝机上一个进丝的细眼,硬币大小,一个缫丝女工却要在汤锅中翻腾的蚕茧上快速捞出蚕丝的头来,瞬间穿进“绪”眼里去。一个“绪”眼,最多要穿过七根蚕丝。如今,这里被改造成为LOFT,“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上面写着:IDEAL 166 LOFT。有人会告诉你IDEAL就是“理想”的意思,里面有不少创意工作室,有的卖怀旧的物品,例如搪瓷茶缸、老式的暖瓶,这里因而被一些人称为杭州的798。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LOFT这种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来到了拱宸桥边。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拱宸桥 缫丝机 美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