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代价
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寡居与死亡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且给出了惊人的量化结果: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
孤独感不仅是内心的折磨,实际上,它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并不亚于吸烟。 (CFP/图)
“寡居效应”
一句非洲谚语说:“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独自行动。如果你想走得远,就结伴而行。”
科学研究发现,这句话还真没有说错。一项发表在学术期刊《流行病学》2011年1月号上的研究给出了惊人的量化结果: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
之前已经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这种情况被称为“寡居效应”,但研究人员不能确定的是,这一结论是否肇始于研究数据的选择效应。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仔细考察了自1991年起记录在案的58000对夫妇,最终发现寡居效应不仅对老年人成立,对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同样成立。研究者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首次以有力的证据表明寡居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关键信息就是,不管你考察哪种死亡原因,寡居效应都存在。”论文第一作者、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的教授保罗·波伊尔(Paul Boyle)说,“这是一个清晰的论证,我们认为,丧偶等社会效应会对人的生命预期造成重要影响。”
在他们研究的58000对夫妇中,有40人在配偶去世10天内便死亡,其中至少有12人是在配偶去世当天死亡的。波伊尔等人研究发现,人最有可能在配偶去世后的半年内死亡,而寡居效应最长可以持续10年。
风险不亚于吸烟
孤独感是生活中并不陌生的感觉,也是文学作品里经常表达的意象。不仅仅是丧失伴侣这样的重大变故,一些小的变动,比如到一个新的城市去读书,或是家人外出务工,或是失恋,都会让人产生孤独感。许多人即便生活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也难消内心的孤独。
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里写到的那些人,办公楼里的白领、富于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一心想成为作家却屡屡受挫的年轻人、即将结婚的迷茫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无一不是孤独的。
孤独是尼采的“家乡”,茨威格说尼采的孤独“超过了整个世界”。电影《斯巴达克斯》里,斯巴达克斯对他的情人说,我即使躺在你的怀抱里,也感觉到是孤独的。
孤独感不仅是内心的折磨,实际上,一系列的研究已经发现,它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并不亚于吸烟。孤独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还有证据表明,有信仰的人中最长寿的是那些经常参加宗教仪式的,而不是那些对他们的信仰感受最深的。这可能说明,并不是信念让人更长寿,而是人与人的接触让人更长寿。
真的让人心碎
“我心都碎了”,这并不仅仅是夸张的修辞,实际上,孤独感真的会让人的心脏出现问题。
在200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露易丝·霍利(Louise Hawkley)及其合作者就发现,美国孤独的老人的血压比不孤独者高出30点。这是他们将抑郁、压力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纳入考虑之后得到的结果。
他们所研究的两百多名对象来自于随机选取的白人、非裔美国人和拉丁美洲人,年龄在50到68岁之间。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