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的盛衰和困局
戏传没了三分之二
丛兆恒赶上了昆曲的第三次“兴起”。
1956年4月,由“传”字辈艺人编排的昆曲《十五贯》上演,讲述庸官错判案,导致无辜者被判死刑,但监斩官发现疑点,昭雪平反。此剧在北京破天荒连演46天,毛泽东、周恩来等都高度肯定。
毛泽东指示:“《十五贯》是个好戏。这个戏要推广,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这个剧团要奖励。”中南海还专门组织座谈会,会上周恩来称,“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个戏“有人民性,它体现了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有错必纠的一种思想精神。”
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全国上下受到鼓舞,一两年时间里,各地纷纷成立专业昆曲团体。
也是在这个时期,1956年6月22日,北方昆剧团正式成立,隶属于文化部,院长是韩世昌。丛兆恒分配到了该团。刚开始,这个从抗美援朝前线下来的文艺工作者也有情绪,“说老实话,那时不是特别喜欢和理解这门艺术,认为自己从一个新文艺工作者变成一名戏子了,会不会被人瞧不起呢?”直到接触久了,深深感受到昆曲的博大精深,才一头扎了进去。
仰赖于权威好恶的艺术难以持久,权威的口味变了,昆曲就难免再次跌到谷底。
1959年,丛兆恒出演小生的昆曲《李慧娘》在北京上演,一开始得到领导人的大加称赞,康生亲自将戏中旦角称赞小生的唱词“美哉!少年!”改为“壮哉!少年!”,演出者还参加了1961年的国庆彩车游行。
但1963年风头忽转,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报告》要求全国城乡“一律停止演出有鬼魂形象的题材”。《李慧娘》停演并开始遭到批判。时任光明日报社党组书记、副总编辑的穆欣曾在批判会上说:“李慧娘这个鬼是代表了死亡了的阶级来报仇的,向谁报仇呢?就是向共产党报仇!”??
1966年2月,江青主抓文化和文艺,提出“我什么时候能看不见昆曲?”2月28日,北方昆剧团建制马上撤销,三天内三百多人全部解散。从此一直到1979年,全国几乎无人再唱昆曲。
许多老艺人在此过程中受批斗、打压,纷纷去世。还有如大师白云生,“文革”之后忽闻上面说:“解放你了,回到人民队伍中去吧!”老人一高兴,头天晚上喝了点酒,第二天早上就去世了。
如今丛兆恒名列国家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起此事不禁一连声哀叹:“我的老师们这一辈会六百出戏,经过两次大起落,到了我这一代,只会二百出戏,有三分之二都传没了。现在说我是传承人,可是我一辈子没有收过徒弟,一出戏都没传过。怎么传呢?原来怎么演的都不知道了。”
他记得1988年前辈周传瑛去世前,强打着精神在病床上口述了四出戏,这一句的唱腔是怎样,那一句的手脚应该怎么看。学生们记录好了给他看,他看了直流泪。“一生才记下来四出戏,可是他一个人肚子里就有一百出戏啊!”丛兆恒说。
“转基因”昆曲的未来
“文革”之后,昆曲专业剧团重新出现。然而古老的文化艺术毕竟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快节奏,各个院团只是勉力维持。
这种情形直到“申遗”成功,才出现了大的转折。2001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松浦晃一郎宣布,中国昆曲入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是19个项目中评委全票通过的。巧得很,这天又是5月18日,仿佛漫长的历史中冥冥自有天定(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从业者和爱好者们忍不住将这一天称为昆曲的“复活节”。
丛兆恒还记得,那时与昆曲同时参选的日本“能乐”被宣布申遗成功之后,日本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刊登了这个消息。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对昆曲申遗成功反应平静,只有报纸的边边角角有一点相关报道。“当时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心里都很难过,昆曲毕竟不是一门众人皆知的艺术。”他说。
但近十年来,昆曲渐渐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和符号,甚至有私人经营的昆曲剧团出现。许多加入现代元素的改编昆曲登上舞台,对重新拉回观众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台湾作家白先勇率先做起的“青春版”《牡丹亭》项目,从高校开始,通过服装、舞台美术、演员等时尚因素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很大的成功。
《牡丹亭》的各种版本相继出现,置于北京皇家粮仓的“厅堂版”一度还成为京城热点文化观光项目。一台大戏的制作费用越来越惊人,今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昆曲《红楼梦》,号称“青春豪华版”,制作经费920万,却因配乐中加入小提琴、中提琴,造型似越剧而非昆曲、唱白过于通俗等遭到不少批评。
丛兆恒将这类现代昆曲称之为“转基因”昆曲。
他认为,“转基因”并非完全不好,古老的艺术要在现代留存,就必须有所改革,比如白先勇做的一系列努力,就起了很好的作用。这里的关键在于白先勇懂昆曲,所以其“青春版”虽有创新却不逾矩,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作人员文化缺失,很多剧本作者、导演都不大懂昆曲,写出来都不合韵。”
在谈话中,丛兆恒说更希望将昆曲称之为“昆剧”,因为“昆曲”相对偏向于音乐性的一面,但大众和媒体通常指称的“昆曲”实为一个剧种,既包含唱腔曲调等音乐内容,也包含剧本的文学内容,及举手投足的表演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剧种。
“我觉得昆剧的本体是文学性,是诗魂,这是基础。如果失去了文学性,简直就是笑话。现在有些剧本不按照传奇和杂剧的格律,唱词不讲究阴阳四声,也称之为昆曲,就是‘转基因’过度了。”丛兆恒说,“如果连这个基因的‘核’都‘转’了,它还是昆曲吗?”
丛兆恒认为,这种困境的原因还是在于传承。如果一种艺术只剩下原有的十分之一,就没有可以创新的基因了,就不免被别的基因所替代。这位已经八十岁的艺术从业者忧心忡忡:“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昆剧,拨出这么多钱,这是好事。可是我担心有太多的‘转基因’作品,(昆剧)传到最后名存实亡。”
1
2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