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作家王安忆:“点击率时代”让文学变得虚无

2013年07月24日 08:42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钟琳

“人间净土:走进敦煌莫高窟”多媒体展演成香港书展新看点。新华社发

王安忆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24届香港书展,今天落下帷幕。今年香港书展的主题是“从香港阅读世界——阅读,令世界美好”,展览期间总共有560家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展示了各类书籍及电子书刊。

“香港书展最大的优势是人”,对比台北书展约50万、上海书展约30万的人数,香港每年近100万的人流量不可小觑。书展主办方香港贸易发展局表示,预计今年书展的入场人次可突破100万。这一数字将于今天公布。

香港书展以往的人气重头戏——名家讲座,在今年也同样名家济济。内地作家王安忆、吴稼祥、安意如,台湾作家张大春、舒国治和席慕容,香港作家陈冠中、李欧梵、潘国灵等,再加上鲜少在公开场合发声的王家卫导演,一众名家齐聚一堂。

作为“香港书展之友”的王安忆再一次来到现场,选择“当文学遇上书”作为主题演讲。王安忆的写作历程基本上与文革以降的当代文学史重合,一直以来,她亲历并感受着文坛的悉数变化。作为一个“经历者”,她的所谈触及出版界和文坛的“新旧变更”,言谈中有见证更有唏嘘。当被问及当下再普及不过的电脑阅读及写作时,王安忆笑言自己一直不喜欢机器,更不相信有人能在电脑上看完一本完整的书。“电脑、苹果手机这些东西很可能会改变物种,人们在地铁上看,吃饭也要用,太可怕了。”王安忆说。

谈市场介入:“文学似乎变得非常虚无”

王安忆在讲座中分享了当代文坛“评价体系之变”,作为经历者的她深有所感。首先她指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市场是比较后起的,由文学批评负责评价作家的写作。王安忆将中国新世纪文学起步的阶段称作“幸运的”。“当时有一个非常健康、有生机的文学批评在同步进行,随时随地告诉我们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我个人觉得,当年的市场非常正常。”王安忆指出,这个时候的印量没有歧义,印量好的基本算得上是站得住脚的作家。

到了媒体介入的阶段,媒体开始影响市场,这时反馈出来的印量也就不那么真实了,甚至会让人误入歧途。“媒体喜欢新鲜热闹的事物。在媒体介入之前,读者还是很耐心的,依靠自己的感觉和认识,慢慢读一本书,然后做出评价。媒体一旦进入之后,立刻和出版社的营销结合在一起。”王安忆说。

最后也是目前最让王安忆担心的是“点击率”阶段。“曾经,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有点像知己。这一批人喜欢你的书,另外一批人喜欢他的书,之间的关系是隐蔽的。而现在的点击率让这之间变得直接了,但是我怀疑,作者从中怎么知道读者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对于“点击率时代”,王安忆庆幸自己不是生于这个时代,也早已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最初的写作中,作者有许多经验和欲望想要读者了解,其中除了分享,还包含一种价值。为什么由你来分享而不是别人,这其实是有个价值的,由作家的高度来区别。这对于作者的要求就是提高自身价值。而现在,一切都变了,作者只需要知道读者要什么。在这么一个无节制非常敞开的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恐慌。文学似乎变得非常虚无,似乎不知道文学是什么。我现在都怀疑一个年轻的写作者是不是真的热爱文学。”王安忆说。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王安忆 点击率 文学批评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