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批大陆过半人不懂繁体字: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反对方
简体字
也是华夏文明
黄秋生说,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如果他不是以此炒作的话,那么他就有些没文化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汉字只是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大陆过半人不认识繁体字或正体字,也不表示华夏文明已死亡。正如网友马前卒所言,大陆有接近一半人看得懂繁体字,这就是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因为在旧中国,老百姓文盲居多,汉字几乎是富家人的专利。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简化了汉字,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门槛,广大人民群众才有机会有能力学习汉字。这是功德无量之事,简体字对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对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功不可没。从这种意义上说,简体字也是华夏文明。
我们承认,有些简体字已经失去了繁体字或正体字的一些意义,多数字已经不能“望文生义”。这是不得已的遗憾,要简化就得有牺牲,但并不表示简体字就不文明,繁体字或正体字就文明。繁体字难写难认,阻碍其学习和普及,比如,一个茴香豆的“茴”字要几种写法,有价值吗?其实,港台现行繁体字是被清政府以“笔画最多者留”为原则大删的“钦定正体字”,所谓的繁体字被诟病为残体字。“残体字笔画最多者留”的原则本来值得商榷,本来就不符合文字简化的发展方向,文明何在?
有网友说得好,“华夏文明靠的是仁义礼智信”,绝不是“笔画最多”的繁体字就文明,更不是看懂甲骨文,才能拯救华夏文明。再说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汉字从金文篆书到现在的繁体字简化字一直处在简化过程中,从难认难写到好认好写,这才是汉字发展的大势所趋,任何人也更改不了。繁体字是华夏文明,简化字也是华夏文明。更重要的是,汉字只是记载或书写华夏文明的工具,特别是在“键盘时代”,简化汉字更容易充分发挥书写工具的作用。因为与繁体字相比,简化字的优越性“跃然纸上”。当然,在汉字简化时代,最好也不要忘记汉字之美,同时正确使用文字,不要犯低级错误,有辱汉字,这也很重要。
简体字运动始于民国
中国语言文字其实是不断发展的,早在汉代,就有了简体字,而草书是简体字的重要来源,现行的《简化字总表》中,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
事实上,汉字简体化运动并非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实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教育部就曾经推行过简化字,但因为战乱等原因没有能最终贯彻。1930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就出版了《宋元以来俗字表》,收录了宋元明清所用的6000多个简化字。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委员会认为简体字的推行,将使书写更容易。
1935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主编了《简体字谱》,共收录324个简体字,并被教育部采纳,1936年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共收字达4445个,简体字基本来源于历代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共收字3150个,约一半来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抗战爆发后,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让更多人认字,简体字得以较快推广,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扫盲。
1
2
|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