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把优美撕碎给人看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1924.5.21-2013.3.11 生于斯摩棱斯克
3月11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俄罗斯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老战士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8岁。他的葬礼将于本周四举行,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将与自己的妻子合葬在莫斯科瓦甘科夫公墓。
在很长一段时期,因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小说和同名改编电影,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在中国拥有大量的读者。《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在1969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以防空部队女兵为主角的小说,在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1972年根据瓦西里耶夫的作品拍摄的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播出后家喻户晓。该片在苏联、俄罗斯及国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2005年,中俄两国还曾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上映。2004年,在他80大寿之时,当时的普京总统还向作家发去贺电。
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1924年5月21日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初三就以志愿兵身份参加了卫国战争,1943年负伤后离开前线,战争结束后在军校学习,1948年毕业于装甲部队军事学院。从1954年起,他就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发表了卫国战争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小说获得1970年度“全苏儿童文学作品”一等奖。小说于197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还被改编成话剧、歌剧、芭蕾舞。瓦西里耶夫其他知名的作品还包括长篇小说《不要射击白天鹅》(1973)和《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等。
瓦西里耶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被介绍到国内的苏联当代作家之一,外国文学研究所俄罗斯研究室副主任刘文飞昨天对早报记者说,“当他被介绍进来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对外来的文学非常饥渴。另一方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的卫国战争题材确实很讨中国读者喜欢,小说里的主角是女兵,中国读者在1949年后对苏联女性一直有着莫名的好感。再加上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直到今天还在播放,这对小说的传播影响很大。有一次我在大学里讲苏联文学,我让学生讲他们心目中的十大俄语小说,这部小说居然也在其中。放在俄罗斯,这部小说是不可能进入前十的,能进前100都危险。”
在刘文飞看来,“最有意思的是,当他在苏联和俄罗斯没有读者的时候,他在中国却家喻户晓。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在1960年代的时候,在苏联确实很红,尤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出版以后,但是他也是那种转瞬即逝的作家。”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部典型的苏联卫国战争小说,战争文学是俄语文学里一个很重要的门类,直到今天,依然有一大批俄罗斯作家还在写卫国战争。刘文飞说:“俄罗斯这个民族对战争的记忆和伤痕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一代代接力用文学和艺术总结战争灾难,最伟大的就是《战争与和平》。在苏联文学史上,卫国战争文学有过三个浪潮:第一个浪潮是描写战争中的苏联如何伟大,第二个浪潮是描写战争的残酷,第三个浪潮就是全景式的卫国战争文学。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介于第二和第三浪潮之间,这部小说的特殊性在于,在这部描写女兵牺牲的小说里,他把优美撕碎给人看。”
1998年,刘文飞在俄罗斯进修期间,在一个文学晚宴上遇到了鲍里斯·瓦西里耶夫,也跟他寒暄了几句。刘文飞说:“瓦西里耶夫本人对中国感情很深,他也知道在中国他依然有很多读者。”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