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叶开晒工资条月入不足三千 拷问出版人生存压力

2012年11月07日 07:32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作者:吴雨珊

拷问出版人生存压力

互联网冲击,自媒体时代,碎片阅读,数字化,每年新书品种增长……都给当代出版人都带来现实的生存压力,在这么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当代出版人如何面对生存压力,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怎样应对挑战?带着这些疑问,《出版商务周报》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行业 发展快压力涨

出版社对编辑和营销发行人员的考核不仅量化,而且变得更加富有可视性。

早在几年前,踏进中国工人出版社所在的大楼内,就可以看到墙壁上张贴着全社编辑出品图书的销售情况、业绩等各项排行榜,不禁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竞争氛围。据中国工人出版社办公室主任蔡今介绍,近两年来早已经不再粘贴这类排行榜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工资与绩效完全挂钩,考核更为严格了。“绩效考核是我们转企改制后的一项措施。”他如是说。众多出版社在转企改制后,最普遍的人才管理方式就是员工工资同绩效考核挂钩。明天出版社副社长李文波表示他们也在做绩效考核这项工作,毕竟薪酬和业绩挂钩,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效率也有很大提升。

快速、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出版人面临着很多挑战。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兴明认为,近年来出版行业图书品种增加较快,行业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而且图书定价也有所上涨。在这一大环境下,站在编辑的角度讲,他们是做了更多的图书,至少说明他们更辛苦了。他坦言:“因为只有靠努力生产、制造更多的产品,才能维持住我们整体的份额。从这个角度讲似乎出版人的生存状态是有些艰难。”

据万兴明介绍,对于编辑来讲,这种同业绩挂钩的方式让他们感到困惑。因为图书的销售情况并非编辑能够决定的,它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市场等因素。编辑只能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得更好。但是他也透露:“我们的绩效考核是有一套完善的编辑考核体系,这一考核体系并不局限于仅盯着销售数字,它还考虑到其他市场上不可控的因素,这是一套复杂的公式,但是相对公平一些。”

另外,目前数字出版热度持续升温,也成为了处于转型期的出版人所面临的挑战。湖北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顺华认为,站在行业内看,中国出版业是在技术引领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指出,多年前就有这样的声音“一个企业若是和英特尔没有融合好,机会会很少”。所以如何数字化转型是出版人要去面对的问题,如何将内容放到数字平台上获得盈利是值得思考的。

收入 纵向比较稳步提

新书品种不断刷新,从业者收入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浙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学编辑中心主任鲍娴坦言,编辑的收入确实有增长,但是这一增长如何来看待是值得思考的。实际上一位编辑的收入是和出版社整体的水平、盈利情况相关联的,不能单一地来看待。对此,万兴明分析,收入取决于行业发展和企业所产生的利润,不可否认业内企业的利润相对微薄,试问中国出版行业的毛利润到底有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想为团队带来更多的收入显然不太现实。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四部副总编俞根勇告诉本报记者, 2009年时,很多民营图书公司里的一位编辑基本工资为月薪1500元至2500元不等,再加上一点计件工资,一共也就3000多元。但是在今天,大多数民营图书公司的编辑,月基本工资都在3500元至4500元左右,由此可见是上涨了。但是他也指出,这一上涨很有限,与其他行业相比,以及与通胀、物价上涨相比,上涨绝对值有限。

近日,作家、《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叶开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指基本工资),工资条为今年8月和4月应发、实发工资条,8月份应发总额3907.50元,实发总额2462.30元;4月份应发总额3850.00元,实发总额1952.79元。微博还配以文字说明“鄙人博士学位,二十年工龄,著名小编,自认为配拿这工资。另每月单位有3000元绩效奖金”,一时间引来众多热议。本报记者联系到叶开本人进行核实,他表示该条微博确实是自己所发,所言也是实际情况。他坦言,自己的工资条近几年来是有所增长的,但是增长大致在300元左右。尽管如此,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岗位,喜欢单位的工作氛围,套用一句时髦的词,自己很有“幸福感”。

横向对比其他行业的收入,万兴明曾经到前程无忧网站查过“行业薪酬估值”。数据显示在北京,一位图书编辑收入的年薪在五万元至八万元。对比其他行业,比如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年薪收入是十万元上下。他表示说:“图书编辑和产品经理都是在做项目,图书也是一个项目,你把项目完整打造出来。但是薪酬体系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他分析认为,若是按照薪酬决定了社会地位的标准来看,那么大约十年前,一位编辑的收入还处于社会上相对中上等的位置,而如今也就是一个中等水平。

编辑 勇于自我超越

万兴明认为,只要编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做好作品中去,市场自然会有好的反馈。

夏顺华认为只要编辑够优秀,就会受人尊敬。所以真正的敌人还是自己。他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在国内,有很多编辑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比如房地产业,必须升级才卖的出去,同样的道理编辑也要升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策划编辑。”他强调,要做一名有坚守的编辑。要勇于挑战自己。

编辑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记者了解到,鲍娴就很看重一位编辑是否有丰富的作者资源,他认为“丰富的作者资源”也从侧面说明了该编辑的人际沟通能力,作为基础性需求编辑一定要具备专业技能、关注社会热点。李文波坦言,近年来,在招人方面也趋向于更加注重应聘者的专业性、实际技能掌握情况。

万兴明表示,招聘时更看重的是他们是否对这个行业抱有热情。“我相信现在能够坚持做出版的人,一定是对书、对文化有感情的人。”他如是说。他平时与编辑们开会总提起,你只有喜欢、爱上出版,你才能做编辑。如果你因为收入、赚钱而来做编辑,那么这个行业就不适合你。

此外,数字出版高速发展也对出版社在选拔人才上提出了新要求。新经典文库总编辑黎遥认为编辑面临着很多课题。比如传统书的页眉标记等放到手机上效果不佳,有些图书封面很漂亮,但是放到网上就效果不好。众多从事数字出版的传统出版人普遍认为,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失,只能通过培训、做项目来慢慢培养这类人才。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出版人 转企改制 行业薪酬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