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学校长“卖萌”引质疑 评论称是一次集体作秀

6月26日,安徽大学毕业典礼上,学生们在高唱校歌。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人生又一个起点,更多校长在用自己的独特毕业致辞,向学子们传达受用终生的哲理。新华社发

“校长毕业致辞一个比一个精彩,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演讲要是不精彩,你都不好意思毕业……”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长李志强的这句话,道出了高校毕业季里的一个新气象。

2012年的国内各大高校毕业盛典相继落幕,校长们的“另类”嘱托,让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们对校园的体温、学人的情怀,完成了最后一次集体怀念。

尽管这种模式看似又被一窝蜂似的复制,但仔细揣摩每一篇讲话,其间总不乏让人终生受用的只言片语。

而这样的语句,很有可能成为讲台下某一人毕业的支点,撬起他一生的路。

即所谓:一句话,一辈子。记者肖明君

A

剥离官腔:

“根叔元年”后,校长变“复合型人才”了

6月27日,西南政法大学举行了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该校校长付子堂在典礼上将自己改编的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送给台下的学生。

“2012年的山城重庆,炎热的夏季,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停靠在西政北门的801路汽车,将带走最后一个离校的毕业同学。2012年的每一场雨,是留在西南政法难舍的情结。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七九香樟林和八一桂苑里摇曳……”

以改编歌词“邀宠”的“校长体”,付校长算是首创。从近两年的高校校长毕业致辞中,可以找到很多“兴奋点”,而且被网友细分为道歉体、凡客体、网语体……而且,时髦的校长们致辞中热词也不断翻新。

去年流传的“伤不起”、“打酱油”等不再新鲜,今年的“高富帅”、“白富美”当然性入选。

四川大学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川大的毕业生,绝不会把仅仅追求“高富帅”、谋取金钱作为自己的理想;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在致辞中更是强调:可以不是“高富帅”,不可不是真汉子!

华中师大校长“根叔”没想到他的演讲会被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元年”而被纪念,某都市报副总编辑马国权在微博上感慨:校长越来越不好当了,既要学术过硬,还要政治过硬,现在还要口才过硬,网络语言过硬,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真累坏了老人家们了。

B

跟风之嫌:

汹汹而来的“校长体”,实在不可理喻?

其实,除了“不可理喻”的不被人理解,致辞的“潮流化”趋势,还让很多校长背上了“跟风”之嫌。

网友“蝴蝶小公主”说,中国校长们集体“聊发少年狂”,但用料是不是也太雷同了,这样一哄而上,是不是又陷入了另一种“网络套话”里去了。

在本月26日举行的合肥工业大学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徐枞巍富有激情更有深情的演讲让人感动。

“大学期间,同学们可能会犯很多错误。有的可能逃课,有的可能不做作业,有的可能因为一点小事甚至动手打架。这些,在大学期间还可以原谅。因为大家还是孩子,很多时候你们还不懂事。”徐枞巍说,“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从你们走入社会的那天起,你们就不能再犯错误。因为再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职,意味着事故,意味着很多不可想象的事情发生……”

据现场的人说,当时有学生在默默的记录校长说的话。

可见,校长演讲可以没有“范本”,但不能没有灵魂。

同日的东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上,校长杨晓西利用化学的道理讲解人生道理,博得毕业生阵阵喝彩。

“我们脚上的皮鞋,化学一下,左脚变胶囊,右脚变酸奶,神奇得不可理喻。然而,社会是一个大融炉,需要擦亮眼睛,谨慎行事,因为人生没有‘还原反应’……”

这种语言,在学生们看来,贴切、现实、富有智慧。他们需要这样的校长,在他们即将离别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醍醐灌顶。

“这肯定不是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沟通。”一名学生感慨地说。

有位教授对“跟风”一说不以为然:没必要刻意躲避跟风之嫌,只要言之有物、听者动心,其他都不是问题,跟就跟了,能怎么着?

不过,面对汹汹而来的“校长体”,很多人感觉不是很受用,其中就包括高校校长。

在一次校长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就“抗议”了:校长在毕业典礼这样庄严的场合讲这种话实在不可理喻。中国高等教育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C

调整姿态:

构筑起对话思维,就不会有“迫听症”

互动交流,是最有效的交流。高校里,校长和学生的互动,并不一定要“一问一答”解决。宽泛的理解互动,那就是在语言上贴近,在语境上共享,在语气上要平等。

前几天,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邹渝勉励毕业生们像他们的校友凤姐那样自食其力。

他说:“网络上传凤姐在美国成了修脚师,这对她其实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也代表她有一技之长,可以自食其力”。

校长的话,可谓语重心长。翻检现实不难发现,很多大学生刚一毕业便急于求成:体面、高薪、舒适……对于应该得到这些,从来不问自己一句——凭什么?

同样,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的陈俊明院长,去年用《业,毕了没?致2011届毕业生》为他们践行。

“人生原本个个都是原创,不少人却悲哀地成了盗版……”随后,陈俊明还建议学生们在这栀子花开的离别时刻,“尽可能地与人话别和送别……天下很大,生路很远,生计很忙,分离后的完全重合,从来都是奢望。”

这样的倾诉衷肠,让校长的影子全无踪影。校长的姿态,即作为支配力的拥有者的主动性,为谦和与平等让位。

从讲话到对话,这不是位置高低的变化,而是心障去存的不同。心里有对话思维,就不会有讲话的“迫听症”。

D

转型时代:

校长“卖萌”,

也需要深厚“底蕴”

去年,复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为了学生宿舍不能尽早安装空调以及一位女生没有被拍进毕业照,向学生鞠躬道歉。有人统计,整场不足20分钟的讲话引来14次掌声。

今年六月,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12届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武来成有一段寄语毕业生的话:“你遗憾,或者不遗憾,毕业就在那里,不急不慢;你伤感,或者不伤感,毕业就在那里,或悲或喜。毕业后,你们将从环院学生转变为环院校友。但改变的只是称呼,不变的是永恒的感情。”

校长们的“卖萌”,赢得了掌声,也带来了质疑,有人说此类毕业致辞“是中国大学校长的一次集体做秀,是他们相互之间暗拼学校声誉和理念的表现”。

知名学者陈平原曾撰文批评:“表面看,根叔的演说很生动,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感受;可仔细观察,此乃社论(工作报告)加文艺腔(对偶、排比、夸饰)加网络语言。如此大杂烩,每段话都有特定听众,也都能收获若干掌声,可整篇文章合起来,不成体统。”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则强调:“校长毕业讲话不是哗众取宠,不是追求让学生笑笑、拍拍手。毕业典礼上说什么话,怎么去讲,关键是用真心对学生讲,是在学生离开之际,用学生们接受的语言使他们对人生道路有所思考。”

校长们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仅仅是个性的原因吗?

《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一书作者李清川更愿意从时代背景上进行解读:“根叔”走红有其时代背景,满足了“80后”、“90后”大学生的诉求。因此那句“骂8次”会成为“潮语录”。他认为,“根叔”类校长本应很正常,和大学生共同思考、走近学生,这是新一代大学校长人格化的象征之一。

高教专家杨东平也认为,新一代大学校长出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这时的社会要求校长们要具备做“超人”的潜质:既是学问家、教育家,又是政治家,还是公关专家和理财专家。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校长论坛 高富帅 建议学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