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家称“舌尖”有常识错误 应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2012年06月18日 08:55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舌尖外的中国

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巨大反响,不仅打动了人们的胃,更打动了人们的心,甚至引发图书市场新一轮高潮,同名书籍在网络上已开始预售,更有无数美食图书乘风跟进。

美食,向为国人骄傲,其博大精深处,确实令人神往,在传媒的激荡下,不少网友开始高呼“美食爱国主义”。

吃即爱国,面对如此热潮,不能缺失冷思考。毕竟,美食更偏向器物文明,而非精神文明,自古以来,人们固然不能缺少美食,却很少把它提到这样的高度。区区口腹之欲,真的这么重要吗?当饕餮激发起的贪欲,不断蚕食着有限的资源,我们是不是也应对传统食文化有所反思呢?

舌尖上的中国很灿烂,但舌尖外的中国更广阔,更值得我们去珍重。不能苛求美食文化,但也不能过分夸张它的价值,更何况,电视片并非学术论著,其中不少信息是偏颇和错误的,应予以纠正。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了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先生。

美食是对故乡的怀念

北京晨报:对于美食,自古以来我们的主流文化很少关注它,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能这么火?

周重林:因为在现代化的推动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们都有一种回不去家的感觉。当我们说起故乡时,什么是故乡?其实就是各地独特的小吃,我们都在寻找小时候的那种味道。我在昆明工作,离老家并不远,可就是没时间回去。

那边的山里有很多山珍,过去我们没人吃松茸,叫它“猪拱菌”,可现在它的价格却成百上千。人对故土的感觉往往寄托在口味中,因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殊材料,每到春天,我都会想起老家树上长出的新芽,想念它们的味道,遥望故土,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惆怅。《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正是它引发了我们共同的失落感,并形成了集合效应。比如片中提到我们云南的诺邓火腿,过去知道它的人很少,现在大家争相抢购,许多本地人反而买不到。

周重林: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乳扇是元朝传入的吗?

北京晨报: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只是普通观众很少关注这一领域,所以不太熟悉,作为专业的研究者,您怎么看?

周重林:我只是草草地看过一部分,就我所看到的部分,确实有明显的错误。

比如大理乳扇,说是元朝传入的,因为元朝曾征服大理,这是受导游的误导。元朝征服了整个中原,为什么别的地方却不吃奶制品呢?事实上,大理人食用奶制品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汉文化圈是比较排斥奶制品的,但清末这里大量引入奶牛,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食物。外国传教士来到大理后,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个特例,便记录了下来,从此享誉世界。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会把乳扇与元朝扯在一起,后来为了经济效益,开始忽悠,总之,把东西说得越古就越好。再比如“三道茶”,也远没导游们说的那么古老。

北京晨报:为什么汉文化圈排斥奶制品?

周重林:农耕文明不容易接触到奶制品,此外对草原文明有歧视心理,认为吃奶制品太野蛮,加之亚洲人乳糖不耐受的比例较高,不易消化奶制品。南北朝时,随着佛教流传,奶制品曾一度风行,经文中许多词汇与此相关,比如“醍醐灌顶”,醍醐就是奶制品。

甘和甜不是一回事

北京晨报:该片除了对乳扇的解说有错误外,还有哪些不严谨的地方?

周重林:对五味的说法也是错的,古代五味中没有甜,而是甘,甘和甜不是一个概念。片子从甜扯到了甘蔗,引发了一大段感慨,但事实上甘蔗很晚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直到唐代,中国的制糖术才相对成熟,这可以参考季羡林先生的名著《糖史》。古人的甘,是绝对不同的一种滋味。其实古人说的咸,也和今天的盐不是一回事。

片中对豆腐的描述也是错误的,此外对茶的描述,也有不太准确的地方。清代茶叶远销英国,而日本的茶叶也想出口,就是解决不了发霉变质的问题,便到中国来请教,清朝商人告诉他们在成品中掺滑石粉,这样颜色好看,还不容易霉变。1840年后,外国传教士到中国来偷茶种,发现了这个秘密,甚至把奸商们掺入的配方都抄走了,后来写入了人家的教科书中,这让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蒙受巨大损失。这段历史真相,似不应忽略。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爱国主义 北京晨报 美食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