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网购图书造畅销假象 读者:无榜可信
“在买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同行的兵戟。” 小李告诉记者,要想新书冲进前30名,有时不是靠一次买榜就行,“他们买榜的数量比我们多,或是好评比我们多,我们的图书排名自然被压下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注册更多的账号,加大买榜数额,同时拼命地写好评、冲五星,从而造成一种书是由于影响力的扩大而逐步到达畅销的假象”。小李称,有经验的出版商会把整个过程操作得非常精彩,有些出版社甚至把如何买榜都写到公司内部的营销方案中。
“如果是为了冲‘终身五星榜’,势必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大量地发五星评论,评论也是以先长评占据1-2页,后期再以短评充数的形式操作。”小李谈起当初写评论冲五星的过程表示很头疼,“想各种各样的话,但是主题都是为了说我们的书如何好;碰到一条差评,我们起码得用十条差评才能把它沉下去”。
虚假繁荣
出版商花钱买吆喝
出版公司如此热衷买榜,那么这背后的利益账又是怎样的呢?
以当当网为例,简单来说,买榜成本=购书成本-发货成本,也就是折扣的差价。然而,买榜这笔账不一定是盈利的。
陈晓晖告诉记者,出版商从网站购回图书,其实是“赔钱的买卖”,“举个例子,出版商以5折的价格把书卖给当当,再以6.5折的价格买回来,那么这15%就是买榜的出版商去承担”。“大多数时候,出版社买榜,只不过是赚钱买吆喝。”陈晓晖表示,这只是出版商营销成本的一项。他认为,图书营销是需要综合的手段,买榜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手段,是拼人力、财力和精力的过程。
“我们从网上买回来的书有的是网站回购,有一些再发到其他渠道中。” 小李告诉记者,出版社买进卖出,造成了很多浪费,“有些经不住折腾的,也就只能买个一周左右,后来很快就会被沉下去了”。
尽管许多出版社都参与过“买榜”,但对于效果,他们却并不怎么认同。“总体来看,买榜所产生的效果,却并不怎么好,有时我们只是图个心里安心。”某出版社发行经理表示。
该发行经理无奈地表示,作为出版人,他们深知一本书能否长销还是要靠内容质量来支撑,否则只能是短期趋势和假象而已。
小李表示,现在比较精明的读者都是通过看差评来决定是否购书了,读者的购买行为也是日趋理性的,“相比来说,差评(一、二星评论)更有借鉴意义。一本销售了1-2年的图书,很容易通过差评来判断整本书的品质和硬伤”。
“在这种情况下,买榜越来越成为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一本书好不好,还是要靠内容说话,靠读者去评判,出版社不可能真的扭转市场。”小李说道。
业界揭秘
90%五星率图书买榜上位
有读者反映,他们参考网站上的图书排行榜买书,到手的却是一本粗制滥造的书,于是大呼上当。
“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如何判断一本书是真正受欢迎的好书,还是出版社买榜人为操作的畅销书,这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小李套用《好妈妈与好老师》作者尹建丽的一段话:“如果一本书能在当当网上获得五星在65%-75%,四星在15%-20%间,加起来好评率在85%-95%间,就是好书,如果仅五星得星率一项就在90%以上,很有可能是一个人为操作的结果。”
“较多的出版社和图书公司都有过买榜的经历,只不过是买榜比例、买榜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区别而已。”小李告诉记者,买榜的图书种类涵盖较多,从小说到家教类都有。通常是图书公司或出版社在一定时期内想要重点推的书,一般书则靠自然销售。
另一家出版社资深编辑告诉记者,他曾经分析了当当、亚马逊新书榜前30名,他所责编的书在亚马逊上排名第11位,但前面只有3本书是自然销售的,买榜率达70%。
某图书公司总经理表示,除了开卷提供的年度销售榜外,其他的图书榜单都不具备可信度。他所指的“开卷”即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排行榜,“开卷排行榜”1999年问世,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权威的畅销书榜,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书店的销量进行排行。
“开卷的数量固然是可信的,但也不排除出版社或书商花钱派人去各大书店批量购回该书,造成该书十分‘畅销’的表象。”某出版社主编称,曾经有一本名不见经传的书,在开卷上显示销量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五六百本,少的时候却只有三四本,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正常的。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