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揭现实:很多孩子孤僻

2012年03月03日 10:3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郭珊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留守儿童的话题就是这样一种现实的矛盾,我们既不能阻止它的出现,又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它就像一个坚硬而柔韧的刺,扎进这个日益富足的国度,扎在一个个繁华的城市边缘,甚至乡村和山陵,一丝丝地让人生疼,终有一天会让城市中的你我产生巨大的痛感。”

抱着“必须要为留守儿童做点什么”的念头,崔佳忐忑不安地把这本书带到选题会上,由公司领导、编辑、营销、发行等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内部投票。最终,公司高层的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要做,而且要大做,放弃市场化评估,放弃码洋指标,放弃利润,放弃考核。”

为《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担任审校的工作人员说,孩子们的文笔并不好,由于忙碌和困顿,日记中的一些文字有些稚嫩,还有些错别字。“但就是在这些不很工整和稚嫩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贫乏的生活和困惑的心灵。审校稿件是件异常枯燥的事,而我们却常常在审校时落泪。”该书出版过程中,编辑组甚至萌生了一个梦想:“以此书出版为契机,促成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的成立。”

参与该书编辑出版的人士表示,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很多媒体没有关注到的角落,比如前所未有地展示孩子们独自生活的全景,比如展示孩子们心声的照片、图画、信和文字。无论对于社会上关爱留守儿童的大众或者是教育机构,甚或是政府机关,这本书将为反映中国留守儿童真正面貌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案例

如编辑组预想的一样,《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自出版后,在读者当中反响热烈,读过这本书的人无不被孩子们的坚强、勇敢所打动。书评人白波表示:“当你读了《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之后,你就会感到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你心头,压得你透不过气、压得你想哭、压得你一个字也读不下去却有满腔的话要说。”

与白波不同的是,豆瓣网友“成因因”则将这群孩子比作“一群精灵”,她并没有用“付之于怜悯同情的情感”来阅读此书,更多的是怀抱尊重,“阅读日记本身就是一件挚友之间才会做的事情,也是一件美好温暖的事情。那不过是一群孩子的生活状态,因为这种生活状态,他们才产生出了某种情感,并且写下这些文字。我们阅读了他们的生活,分享了他们的心事,并为他们的梦想祈祷,为我们的这些远方的小朋友祈祷,为这些小朋友所深爱的父母祈祷。”

根据相关报道,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不仅基本的生活没有保障,在整个成长阶段也会因为家人的疏忽引导而无法健康成长,有的孩子会经常逃学辍学,更有甚者表现出内心孤僻、情感冷漠的个性特征。据统计,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白波认为:“首先这样的《日记》应该多让孩子们写、多发表,让全社会更多人真切的感受到;其次是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使他们不再为了挣钱而背井离乡,留住农民自然就减少了留守儿童;再有就是提高农民工工资,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享受生活,这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而杨元松则认为:“最迫切需解决的是学习问题。因为学习教育联系到孩子们心灵世界的塑造。”

面对日记最终得以出版的结果,杨元松松了一口气,感觉一个心愿“大功告成”了。接下来,他打算继续收集孩子们的日记,再出一本书,让社会关注的热情不冷却。另外,他也打算联合学校的其他老师对孩子们的家长进行走访,希望能够在思想上动员他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尝试说服他们能够寻找新的渠道回到当地工作,回到孩子们身边。

他最期待的是孩子们的精神能够感动同龄人,使曾经娇生惯养的孩子能够更加独立、坚强,少些依赖。同时他希望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能够不断升温,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鼓励这批孩子们而不仅仅是怜悯或者物质上资助他们。“希望全社会可以改变帮助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多的走出大山,走出农村,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寻找到人生新的目标与方向。”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日记 留守孩子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