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看完《桃姐》剧本许鞍华想哭:拍此剧为探讨人际关系

2012年02月24日 08:50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彭军淋 魏晨捷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桃姐》里的一幕,曾经是他真实生活写照:母亲从美国回香港,在家和他一起。夜深人静,他在客厅看电视,母亲在卧室看书,嫌声音太大,他关掉电视看报纸,母亲仍然嫌他声音太响。

在老人院的三年里,桃姐的健康每况愈下。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经过治疗后,桃姐病情一度好转,结果不久后再度中风,不仅行动不便,言语表达也出现障碍。

“让我好好实习,将来也细心照顾她。事实上,桃姐经历的病痛,也让我更关注母亲的健康。”

不管工作多忙,李恩霖只要在香港,都会每周去老人院探望桃姐。每次他一进老人院的大门,熟悉了他的老人都会叫:“你干儿子来看你了。”去老人院的次数多了,他也从护工那里,学会了照顾桃姐,推轮椅陪她上街,喂她吃饭。

照顾了一辈子别人,桃姐很不习惯李恩霖给他喂饭。在李家几十年,她从不上桌吃饭,总是一个人躲在厨房吃饭。偶尔和李恩霖外出用餐,她既尴尬又紧张,直到她中风后,桃姐才肯接受李恩霖喂她吃饭。

2006年,桃姐去世。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信仰缓解了她身体上的病痛。

李恩霖一家人信奉基督教,李恩霖小时候经常和母亲周末一起去教会参加礼拜。桃姐因为自卑——不认识字,不能读圣经唱赞美诗,一直拒绝和他们去教堂。直到她后来心脏病发作,在李恩霖母亲的鼓励下,才受洗成为基督教徒。

“她住在老人院时,我曾带牧师和教友一起去探望她,在精神上给她很大安慰;她最后居住的老人院,也是香港基督教团体开办的,使得她能够继续参加礼拜和祷告。”

桃姐去世后,李恩霖保留了桃姐房间的摆设。柜子、箱子里的一件件物品,让他想起它负载的人生记忆,他把那些曾经遗忘掉的记忆,写在了笔记本上,后来又写成了电影剧本,找到了许鞍华。

许鞍华:“桃姐身上有忠义”

看完《桃姐》的剧本,许鞍华想哭。

答应接《桃姐》,原因在于许鞍华“既是李恩霖也是桃姐”。她经常外出拍电影,把母亲留在家里,靠女佣照顾母亲。“她年纪已经很大了,我不在的日子,她一定很孤独。”

许鞍华七八岁时,家里来了一个佣人。她梳辫子、穿白衣黑裤,来自广东顺德,跟她在李恩霖家相册上看到的年轻时的桃姐打扮很相似。“她在我家做了十五年,从我弟弟出生一直到读中学,她一直带我弟弟。”

和桃姐不同的是,许鞍华家的佣人烧菜手艺一般,干活也不是很干净,马马虎虎,但人特别好,重感情。许鞍华上大学时,许鞍华母亲因为有些方面不满意,辞掉了她。这个女佣后来去别人家打工。每年春节,她都到许鞍华家拜年,还带贵重的礼物,给许鞍华弟弟买名牌钢笔。

香港的中产阶级家庭,家里都有帮佣。1940年代至1950年代,大批广东女佣进入香港谋生。大约在1970年代前后,香港工业飞速发展,因工厂薪水高,大批女佣辞职,进入工厂工作。

此时内地正处于“文革”时期,国门关闭,香港政府只能从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引进女佣。从此,像桃姐那样的传统女佣开始消失,李恩霖和桃姐的故事也渐渐绝版,菲律宾女佣逐渐取代内地女佣,成为服务香港中产阶级家庭的主力。

后来,许鞍华父亲去世时,女佣还来帮忙料理后事。因为怕许鞍华的母亲孤单,她常来许家,陪许鞍华母亲去寺庙烧香。直到自己也进了老人院,九年前因病去世。

许鞍华现在家里的女佣,基本上是几年一换。今天的香港,佣人都是从中介所找的,先签完备的法律合同,谈好工资待遇,每周休假一天,加班支付双薪。有时候,双方发生了冲突,往往按照合同上法院解决。

“《桃姐》和李家是一个好的案例,那时没有法律制度保障她们的权利,万一李家对她不好,等她很老的时候把她赶走不养她,那她的结果一定很惨。现在有法律制度,都是白纸黑字的合同,讲钱讲权利,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很少讲责任、义务,没有桃姐和李家那样好的情谊了。”许鞍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拍《桃姐》,是希望探讨过去女佣和今天菲佣的不同,探讨人际关系的变化。今天的香港,越来越繁华,但桃姐时代的道德伦理观,已经逐渐消失了。

“桃姐不认识字,但她身上有忠义。我们都是从武侠小说、戏曲故事里头了解到的。徐枫对我说过,她的教育不是在书本,也不是在学校,而是演那些古装戏和武打片,自己变成侠女的,香港的黑道白道,以前都拜关帝,讲什么忠孝信义,这个传统现在都没有了。”

许鞍华和母亲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在为《桃姐》选拍摄地时,许鞍华装着给亲戚找床位,去了二三十家养老院。她发现香港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很严重,基本上每条街道都有两到三个养老院。私立的养老院,贵的每月费用上万,然后是五千到七千的,再往下是每月四千块左右的。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李恩霖 许鞍华 桃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