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艺谋《十三钗》野心昭昭:花费6亿弃“中国风”(图)

2012年01月17日 10:18
来源:时代人物 作者:刘月娇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国人最痛心的民族疮疤,妓女救国的噱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东渡,这些变成商业卖点,其实是很难的。要肩负巨大的对民族、对历史、对受害的民众的责任心,又要在艺术上保持自己的创作倾向,还得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世界上没有几个导演做到了这一点。对于《金陵十三钗》的期望,张艺谋自己说“其实导演一生拍很多电影,各种评价都有,我认为很正常。电影出来后大家夸我很高兴,这样一个电影在我的导演生涯中是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特性。这四五年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很难得。我希望大家喜欢它”。

从《金陵十三衩》的外形上看,张艺谋似乎已经走出对自己所崇拜黑泽明的模仿年代,走出“我要把这些展示给老外看,这就是中国”的意气心态。有评论说,奥斯卡大片都关注人性,关注边缘的人性光辉,《金陵十三钗》是讨好奥斯卡。“中国导演讲求事无巨细,所有细节都要一一过目、眼见为实。这一次,小到一颗纽扣,大到武器,我都要亲自过问。这也是我的习惯,在中国好像每个导演都是这个样子,因为我们没那么规范,没那么专业,都还在发展中,所以要想拍一个好电影,不去细细过问,可能会流失很多东西。贝尔可能注意到我什么都管。在好莱坞,导演坐在车上跟演员喝咖啡聊天就可以了。我们从早到晚就是这样,也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金陵十三钗》经得住了市场和口碑的检验。这归功于张艺谋猛然回归也好,严歌苓妙手回春也好,张伟平打砸抢闹也罢,一部努力让大多数人满意同时遵循市场经济的作品值得尊敬。因为真诚,故事站住了脚、情节打动了人、思考深入人心,一部好电影能做的无非如此。对于创作者而言,相比于虚名、投资、噱头和炒作,真诚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张艺谋 昭昭 十三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