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文化给力中国”:低碳成共识 反三俗成热点
2010年12月27日 08:14 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回眸2010年,“文化中国”图景灿烂,阔步前行——

文化给力百姓生活。文化,成为2010年最养眼也是最有分量的词汇之一。文化惠民工程收效显著,着力张扬文化的公益性,让人民大众享受文化创造成果是共识,更是不贰责任。

文化给力经济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爆发。2010年,国家为文化产业搭建金融平台,资本助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经历了2009年的逆市上扬,文化产业正逐步建立支柱性产业地位。

文化给力中国尊严。丰富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文明魅力,提升文化创造能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瑞士中国文化年……中国成为焦点,中国文化被向往、感受和赞美。

新春的脚步走近,期望中国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的春天早日到来。

1. 文化低碳

随着对绿色生活的倡导,“低碳”正渐渐成为社会共识。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也在提倡低碳。何为文化低碳?

“低碳”被引入到文化领域,就是拒绝各种巧立名目的大晚会大制作,改变文化一次性消费、初级产品出口等文化创造、流通和消费方式,呼唤与“低碳”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出现,使低碳理念内化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生活之中,构建低碳的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生活方式。

换句通俗的话,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比如身为贫困县的山西省蒲县,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兴建被民间称作“鸟巢”的蒲子文化中心工程,比如各地为争夺名人故里,大肆建造假文物……文化,或者成为政绩工程的金粉,或者成为追逐经济利益的幌子,公共财政和社会资金被用于搭建伪文化的牌坊,当然都应归入“反低碳”行为。

辨别何为刀刃,需要花钱者的眼光,需要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更需要文化惠民制度建设。

2. 抵制三俗

从相声界联名倡议反三俗,到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提出抵制“三俗”之风,“反三俗”成为今年社会文化一大热点。

一方面,“公众人员”毫无顾忌地爆粗口,低级庸俗,行为失范……“三俗”之举频频发生;另一方面,舆论抵制三俗由来已久,今年似乎更加理性,更有思考力和分辨力。

由本版率先推出两期专题,对文化与娱乐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通俗”与“三俗”、文化与娱乐的关系,指出娱乐本身无原罪、通俗与低俗不同。本报“观点”版发表作家王蒙、梁衡文章,指出“俗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俗’”;文化在实现更广泛传播的“大众化”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去除其中“三俗”的因素,承担起思想启蒙、价值引导的功能。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认同文化的娱乐属性的同时,千万不能偏废了文化的审美本质。毕竟,文化是“以文化之”,是心灵的洗礼和提升。

3. 文化融冰

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台湾记者问时特地提到隔海相望六十载的《富春山居图》,饱含深情地说:“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此后不久,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有望在2012年实现两卷合璧展出。9月,文化部部长蔡武以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的身份率40余人抵台访问,被称为“两岸开放23年来,第一位正式率领代表团访台的正部级官员”。

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高层实现互访时,曾有媒体称之为“破冰”之举,今年,不论是蔡武访台还是《富春山居图》合璧在望,都让我们看到两岸文化的坚冰正在慢慢融化。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文化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品格,决定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障碍和壁垒会日渐消弭,也昭示着两岸在文化价值方面有望达成共识。

4. 反对啃“老”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现代名著、武侠经典,影视改编与翻拍胜过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炎黄故里、姜尚故里,到老子、庄子故里;从曹操、华佗故里,到诸葛亮、赵云故里,再到四地争抢曹雪芹、五省七地争二乔、两国四地抢李白,不仅历朝历代名人被翻了个底儿朝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观音菩萨是热门人选,就连臭名昭著的西门庆竟也成了香饽饽。

五千年传统文化信手拈来,被涂脂抹粉,戏谑调侃。当代文化真的乏善可陈到只有躲在老祖宗的麾下才能讨生活?“文化啃老族”频频拿古人说事,举文化大旗,打的却是速成名、速得利的算盘,做的是靠文化发大财的梦。背对时代,挟持古人,“啃老”透露了文化自信的贫瘠苍白,折射了当今时代文化创造能力的缺失。倘若文化不再以文化人,而只沉湎争名谋利,我们将以什么面目面对子孙?

由此,“反对啃老”成为今年文化界的主流声音。不是反对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而是反对如此粗暴、随意地“拿来”传统文化。“反对啃老”呼声的背后是对文化原创力的呼唤。

5. 上海世博

184天,5.28平方公里,246个国家、地区和组织,7300多万游览人数——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世界再次瞩目中国,聚焦上海。从筹备到结束历时5年,从政府到民间全心投入,上海世博会把世界各国的科技与文化请进国门,各类场馆长达半年的集中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开展文化交流。在这里,多元文化与中国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更加广泛深入,近八万名“小白菜”所代表的“海宝一代”、“世博一代”正在成长,国民素养在遵守秩序与文明细节中得到提升……在世博园区外,一场名为“农民达芬奇”的展览显示了中国草根的创造力;由上海联动长三角辐射至全国、亚洲的高峰论坛、主题论坛、公众论坛上,智慧跨越了国界与种族,在激荡中获得共鸣。

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留下什么?是令人回味的场馆造型、低碳环保的理念还是两万多场各类活动?一句“你世博了吗?”让大家看到了文化的魅力和文化的经济能力,还看到了文化传播的实力。

6. 媒体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成为今年的文化热词。纵观今年发生的诸多文化事件,媒体在里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有时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从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整顿相亲节目,到个别电视台频现收视率造假;从曹操墓真假“口水战”到“金庸被死亡”等一系列虚假报道;媒体公信力遭遇质疑。

市场竞争之下,媒体承担着较大的生存压力。为求生存制造噱头、吸引眼球,有的人偏离新闻基本准则、抛弃职业操守,不惜铤而走险。如此饮鸩止渴令整个行业蒙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信力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媒体在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谈论社会责任时,更有必要时刻检讨自身:如何用好话语权,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7. 资本聚合

今年4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作为近年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首个宏观金融政策指导文件,《意见》的出台推动了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加速“资本+才智”的聚合反应。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继续纵深推进,将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的活力,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定位把文化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描绘“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专门写入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站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展望“十二五”,未来5年,是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第一个5年,我国文化产业必将在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迎来新的发展。

8. 制度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先后通过国务院审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正式出台进入“倒计时”。今年1月,自2005年6月启动的我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告捷。4月份公布的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非遗资源总量达97万余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028项。全国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北京调演一月有余,西安举办西部非遗展演、天津举办全国非遗展示会、济南举办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两岸首次携手举办汉字艺术节等,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传承人与人民大众在非遗保护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精神享受。11月,肯尼亚内罗毕又传来喜讯: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至此,我国共有34项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尽管仍然存在功利化理解非遗的现象,但从全国来看,非遗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立法保护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制度化、法规化。

9. 文化共享

今年,从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到中央民族乐团、东方歌舞团,几大文艺“国家队”纷纷“下乡”,在全国“布棋”:足迹不再局限于少数一线城市,而是把演出触角伸到二、三线城市。与此同时,针对几大艺术节依旧在京沪广交叉举行勉力为之,有专家建议,若要艺术节能够办得下去、办得有成果,苏杭这些大中规模的城市更有能力承担。

文化下乡,与其说是演出市场的自然延伸和自觉选择,不如说是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自然反映。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手里有了点闲钱,他们想“乐和”!怎么“乐和”?大篷车式的草台班子,脱衣舞,黄色录像,显然已经不能代表主流的需求。让老百姓充分分享这个时代的最有代表性最优秀的文化创造,是具有示范性的文艺“国家队”的职责。

“文化下乡”,是一个有着时代局限的词语,但愿不远的将来,这个词语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消失。

10. 票房冲关

7月,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累计票房6.65亿元,创下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纪录。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10年前9个月,中国的城市电影票房为75.8亿。进入12月,《赵氏孤儿》、《大笑江湖》、《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影片抢滩贺岁片市场。实现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冲破100亿元的目标,近乎探囊取物。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100亿是个可喜的数字,它代表了这些年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代表了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也预示着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不过,100亿数字背后仍然潜藏着一些老问题: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仍不完善,人才结构有待调整,知识产权保护仍待加强等等。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目标。100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制 图:蔡华伟 罗雪村

撰 稿:任姗姗 徐 馨

编 辑:刘 琼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婷婷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