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文化站被戏称为“五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只凳子、一个女孩子、一张报纸
□文化如果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农民建设文化的积极性自然就大了
□其他地方要想复制“大村经验”,必须要给予农村文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支持
□基层带头人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文化发展的视角、文化建设的判断,尤为重要
虞祖学到现在都记得,那天去开会时又激动又焦虑的心情。
今年上半年,时任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中和乡乡长的虞祖学,参加了省、市、县、乡文化发展协调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和乡所辖的大村被列为全省首批38个“文化惠民”创建点之一。
虞祖学太了解这其中的动力和压力了。一方面,在腾冲今后的文化建设中,“项目资金会优先向大村倾斜”,是个利好消息;但另一方面,如何在文化底子薄的农村地区,让农民“享受”文化,是个不小的挑战。
真正让虞祖学松了口气,还是在半年以后——“大村经验”被高层领导肯定:大村把文化建设与服务“三农”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值得在全国农村推广。
虞祖学做过9年的腾冲县文广局副局长,后任中和乡乡长4年,又直接参与了大村的“文化惠民”建设。从他的视角来看,农村文化建设的难点在哪里?解决这些难题,大村的实践提供了哪些经验?
文化难点
基层文化站“空壳化”
大村经验
把文化场所建到自然村
2006年,虞祖学从腾冲县文广局副局长调任中和乡乡长,正好赶上全国推进新农村建设。他意识到,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是灵魂,不可或缺。他总结出一套理论:农村文化对农民个人来说是素质,对农村群体来说是习惯,对农村社会来说是导向。
干了一阵子,他发现,封建迷信在广大农村还有一定的土壤。与此相反,社会主义文化根基还不牢靠,每年省市县“送文化下乡”只到乡级,村子里没有读书、娱乐的场所。
中和乡最终确定了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案,要求每个村必须建立文化大院。虞祖学想的是,“文化阵地必须要建到自然村”。
此前,这样的文化阵地就是文化站,但只在乡一级设立。
更尴尬的是,文化站曾被戏称为“五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只凳子、一个女孩子、一张报纸。虞祖学反思:“建立文化站的出发点很好,但它能为老百姓提供多少实质东西呢?”
在自然村建立文化阵地,如何避免走文化站的老路?大村的实践解答了虞祖学的困惑。
“过去乡文化站也承担着培训农民的职能,但服务单一、脱离实际、不死不活。”中和乡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校长寸艳玲很坦诚,“比如,网培学校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于农民的现实需求,为文化育民找到了抓手和方向。”
虞祖学分析,大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三民”思路切实关注了群众在文化上的总收益,“文化如果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农民建设文化的积极性自然就大了。”
在他眼中,大村最宝贵的经验就在于有效地引导农民参与文化建设,提升了农民的文化自觉。
“应该将综合文化阵地建到自然村里。它们不一定要有大村的规模,也不一定完全按照大村的套路,但要时刻以‘服务三农’为导向。”虞祖学说。
文化难点
政府的扶持跟不上
大村经验
投资文化永远不亏本
“文化是灵魂”的思路虽然清晰,但在实际工作中,虞祖学经常遭遇难题——最头疼的,就是缺钱。
一到重阳节,虞祖学就发愁:村里搞活动,希望乡里能够给予资金支持。即使按照87个自然村、每村最高500元的标准来算,虞祖学也始终不敢松口,“4万多元,对于乡里来说也捉襟见肘”。
以2009年为例,中和乡用于各种事业的经费有160多万元,但大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如烤烟、蔬菜、林业等具有明显致富效益的产业。“每年留给文化建设的资金只有20万元左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蓬勃的文化需求。在中和乡,11个行政村,甚至大一些的自然村,都拥有自己的民间演艺团队,他们没有活动场所,却常常乐此不疲地“打游击”,找个空地就唱歌跳舞。虞祖学意识到,“不是农民没需求,而是我们的扶持跟不上了”。
从2009年开始,云南省财政按照农民年人均0.5元的标准,每年安排1800万元的文化惠农活动补助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荒”。但问题是,这些钱完全不够用,而且“主要用于补助乡级文化站了,根本就到不了村组”。
大村进行“文化惠民”建设,虞祖学担心的头等大事,就是配套扶持、尤其是资金投入能不能跟上。“上级政府不支持的话,仅靠乡一级机构,根本就吃不消。”
不到半年,他的顾虑打消了,大村通过自筹资金和申请项目资金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过他很清楚,大村要持续发展,这个程度的经费支持也远远不够。国家税改之后,从事农村管理的农民,工资由村委会负担,很多时候得不到保障。大村文化干事郭伟每个月收入800元,而此前,他在县城每月能赚到2000元左右。“他现在凭着激情干,一段时间还可以,长久下去,肯定难以保证。”
“投资文化永远不亏本。其他地方要想复制大村的经验,必须要从政策导向上,给予农村文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支持。”虞祖学说。
文化难点
没有专人负责文化工作
大村经验
让“文化人”做事很重要
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政府是倡导者和引导者——这是虞祖学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总结。
2006年,虞祖学提出在中和乡的11个行政村建设文化大院,首先以石坪村作为试点,需要30多万元资金投入。有村民质疑:拿这么多钱搞文化建设,会比修路、发展产业还来钱吗?
虞祖学说服群众只用了一条理由:80多年前,隔壁的和顺乡跟中和乡经济条件差不多,但和顺建了乡图书馆,而且还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80多年后,这两个地方的经济条件还是没多大差别,但从文化影响、外界认可等方面来看,“和顺与中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在这次引导中,虞祖学不仅表现出文化建设者的眼光,更显示出他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和说服力。“在基层,什么人说话,远比说什么更重要。”
同样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是大村党委书记李朝孝。初中毕业的他干过20年烧瓦匠。“书没读好,工作起来很艰难。”李朝孝认为,文化素质低是制约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自1992年起,他就从村财政拿出钱来,给考上高中的学生每人奖励20元。2000年起,他又给教学成绩突出的村小学老师发奖。2006年,李朝孝四处奔走争取项目,发动村民自筹,愣是用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9.6万元带动投入480万元,新建了大村完全小学。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态度,感染了当地村民,渐渐演变成这个边远小山村的一种风气。
虞祖学认为,基层带头人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对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于文化建设的判断,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在行政村以下,没有专人负责文化工作,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很难保证。
2009年1月,云南开始尝试让“文化人”来抓基层文化建设,明确规定“每年从懂文化政策、有实践经验、德才兼备的干部中选派一批文化副县(市、区)长、副乡(镇)长,主要负责文化建设。”目前,首批选派的9名文化副县长已全部到任。
而此时,虞祖学已经调任腾冲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如果我的文化发展思路被认可,我今后还将尝试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经验。”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