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语不等于能翻译
我国专业从事文学翻译的人不超过200人
在中国,翻译长期以来被视作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这使得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学好外语就可以胜任翻译工作,外语人才等于翻译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会外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出国深造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更催发了“全民外语热”。如今,外语已贯穿于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始终。上幼儿园时,年轻的父母就开始为“小孩学英语会不会和汉语拼音搞混淆”而苦恼;上了小学,英语发音问题更让家长们捏了一把汗;到了中学,外语更是成为衡量一名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准;到了大学,外语过不了四级就不能毕业;毕业之后,评职称还是绕不过外语考试这一关……
与之形成悖论的,则是文学翻译人才的极度匮乏。“英语完全成为一种功利目的的工具,本着这种目的学习英语,不能不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说。
据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介绍,目前中国有几十万翻译从业人员,3000多家翻译公司,每年300多亿翻译产值。但这主要是因为翻译的面扩大了,科技、军事、工业等以往被忽略的翻译领域有了进步。“在这些领域,翻译人才的供给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他同时指出,文学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目前中国专业从事文学翻译的人不超过200人。“中国翻译界还是缺少像杨老那样学贯中西,能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外国的高级翻译人才。”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化,更是两种文化的转化。要成为翻译大家,不仅要精通外文,更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学素养。
杨宪益能让外国读者读懂中国的宝黛爱情、人情百态,正基于他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文化底蕴。
谁愿坐文学翻译的冷板凳
外译中千字60元,中译外千字80元
“卅载辛苦真译匠,半生飘泊假洋人。”这是杨宪益生前的感慨。翻译需要耐得住寂寞。而今,还有谁能坐得住冷板凳,去从事一项“前途渺茫”的事业?
德语文学专家叶廷芳常年从事德语文学翻译工作,一年最多翻译20万到30万字。据他回忆,翻译家杨绛一天也就翻译500多字,“我们都是把句打碎了,一个词一个词地消化。”叶廷芳回忆,自己曾经为了翻译一个术语,推敲了几年,才最终定案。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翻译已不再仅仅是双语间的语言信息转换,而是一种“文化传真”,即把原语中所蕴含的所有文化信息尽量完备地传达到译语中去。如何培养像杨宪益这样的翻译大家?如何完善我们的翻译体系?“这对我们都是个提醒,翻译事业的繁荣还需要我们乃至社会各界不懈努力。”叶廷芳说。
刘方感慨,“像这样一辈子做翻译的冷板凳,我们都是凭着精神和兴趣,而不是为了钱,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呢?”
据介绍,目前文学翻译还是沿用20年前的薪酬标准,外文翻译成中文,1000字60元,中文翻译成外文,1000字80元,即使是杨宪益这样的大家,也是如此定价。
而商业翻译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刘方给电视剧翻译字幕,翻译1000字可以赚160元到180元不等。
“文学翻译不仅不赚钱,而且对译者的要求更高。但像杨老这样学贯中西的人实在太少了,很多人连《离骚》、《老残游记》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没有读过,更何谈翻译呢?”郭晓勇感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