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的辞世,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考
开栏的话
许多外国人是通过杨宪益先生的《红楼梦》、《离骚》、《鲁迅选集》和《沉重的翅膀》等译著,得以走近和触摸到厚重悠远的古代中国、顽强抗争的近代中国和走向复兴的当代中国。在当下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一步步走出去的境况下,杨宪益先生的逝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翻译作为对外交流桥梁的关注和思考。本版自今日起,将从我国翻译界的现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使翻译这座桥更牢靠,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11月29日上午,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告别厅内,鲜花丛中的杨宪益,面容安详,哀悼者同他依依惜别,他们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从他的书中懂得中国,他们用娴熟的汉语说:“我们来送杨先生。”
6天前,这位95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诗人、文化史学家驾鹤西去。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告别,是翻译界向翻译大师的致敬,是文化界向文化泰斗的哀悼,也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追思。
杨宪益走了。有人说,中国自此将进入文学对外翻译的“大师断层”期。杨宪益的辞世,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迈过第一道坎的思考。
翻译既是“桥”也是“坎”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
不久前,中国某家出版社将《辞海》直接翻译成“word sea”(词的海洋),着实出了一番洋相。
中国文化“走出去”遭遇的第一道门槛就是翻译。“五四”之后,中国翻译家们几乎把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都翻译成了中文,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然而,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一直处在弱势地位。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谈到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时说,目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在世界上表现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化产品及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仍然有限。
只有迈过了翻译这道门槛,中国文化的“海外之路”才能行得畅通。曾在中国文学出版社任职的刘方是杨宪益的老同事,一直从事法文翻译工作。她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称那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黄金年代”。那时,杨宪益任杂志《中国文学》的主编,倡议出版“熊猫丛书”,将中国经典著作、传说、史集成册,用英、法两种文字出版,后又出版少量德、日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和“熊猫丛书”几乎成为很长时期内国外了解、研究中国文学的唯一窗口。刘方介绍,当时有一批专业的人在翻译,不仅翻译陶渊明、王维、蒲松龄等人的古代文学作品,也翻译张洁、谌容等人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评价说,杨宪益用一生在翻译中国,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
有数据统计,《中国文学》杂志共出版590期,“熊猫丛书”出版190多种,介绍中国作家、艺术家2000多人次,译载文学作品3200篇。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许多翻译家青灯黄卷、孜孜矻矻的劳作;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正是大批学贯中西、中西合璧的优秀翻译家们的身影: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萧乾、巴金、王科一、杨必、任溶溶、杨绛、草婴、傅雷、傅东华、祝庆英、黄杲炘……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