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大的争议声
版权是Google图书馆目前遇到的最大争议,对于不同版权保护的书,Google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仍受版权保护的在版在售图书,该协议可让作者和出版商启用“预览”和“购买”模式,这些模式能使用户通过图书搜索更轻易地搜索到他们需要的图书,从而扩展了在版图书的在线市场。受版权保护但是已绝版不再销售的图书,读者能在线进行预览和购买,除非图书的作者或出版者选择“结束”该图书。对于更多不受版权保护的图书,允许图书搜索用户阅读、下载和打印这些图书。
中国在内的全世界不少作者、出版商反对Google图书馆并提出法律诉讼,他们的主要异议是Google未经持有者的许可就扫描其图书、创建电子数据库并显示简短摘录,侵犯了他们的版权以及图书和插入内容的其他权利持有者的版权。但Google明确表示并不赞同该主张。对于这一关键性的争议,和解结果要等到周五。
Google雄心勃勃的图书馆计划,在普通网络用户看来是如此诱人,但为什么媒体、专家铺天盖地的都是批评声?甚至包括中国。一小部分作者、出版商和相关利益团体的声音可能是被放大了。比如Google图书馆直接威胁到亚马逊正在开展的电子图书销售,所以它是Google图书馆的最大反对者之一。而参与谈判的美国作者协会在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中称亚马逊公司本身就垄断着美国数字图书和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亚马逊之所以反对就是担心Google对其构成威胁;实际上Google达成的并不是独家协议,诸如亚马逊等公司也可以同出版组织达成类似协议。
记者观察
与其争吵,不如接受
Google图书馆与美国相关利益团体达成的和解协议,如果不出意外,可能将于本周五通过,并被赋予法律效力。对于所有网络用户、大部分相关作者和出版商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读者获取信息更为便利,作者和出版商在日益萎缩的传统出版之外,可以获得其他收益,而电子出版毫无疑问是未来出版业的方向。在相关技术解决之后,纸质图书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恋物癖好。
从2004年Google图书馆计划启动以来,它首先在美国遭到一系列的诉讼,最后美国作者协会、美国出版协会等机构一起合作参与到诉讼中来。欣慰的是,图书馆计划并没有因为诉讼而停止,诉讼一方也没有固守着传统出版利益不放,因为他们也看到数字出版和阅读已经是大势所趋。最后诉讼双方坐在一起,与其说是和解不如说是如何利益分享,这一和解为未来的数字出版模式提供了一个方向。不过和解协议最初并没有得到通过,绊脚石不是直接利益相关的出版商和作者,而是Google的竞争对手们,比如亚马逊,最后导致协议一拖再拖。至少在美国,所谓的争议到目前为止其实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
不过,这一合作模式让保守的欧洲人很恐惧,至少目前为止Google想和欧洲主要国家达成和解协议还遥遥无期。版权是一个方面或者说其实是一个幌子,欧洲人更担心的是以Google为代表的美国公司的再次“文化侵略”,所以他们一方面以版权为由阻挠Google计划在欧洲实施,另一方面暗地里各个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电子图书馆。与以技术癖出名的Google相比,政府主导下的电子图书馆能和Google抗争吗?
在中国,任何图书电子版几乎都可以在网上获得,不少知名商业网站都以公开的形式侵犯作者,可最后相关作者和作家选择向Google抗议,只能说Google树大招风,它成了中国几乎无人管理的电子盗版的替罪羊。Google图书馆对中国读者和作者、出版商也是诱人的,但鉴于国内的电子出版环境,其实相关机构和作者也明白很难从Google那里获得多少利益,因为免费的到处都有。与其无止境地争吵和等待法律,不如接受Google的模式,相关机构代表再与Google磋商形成行业惯例和自律,达成与美国协议类似的和解,让中国读者获得与美国用户相同的体验,让相关利益人获得额外的收益,中国出版业的电子出版转型也可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不过,这真的很难,因为免费的午餐太多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石剑峰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