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海派文学又一传人
2002年,王安忆已近半百。在这一年她开始着手将《金锁记》改编为话剧剧本,这也是她第一次执笔改编话剧剧本。至2004年期间,王安忆三易其稿,并在当年由上海话剧中心邀请电影导演黄蜀芹执导,将《金锁记》搬上了舞台。此时距小说《金锁记》的诞生,已过去61年。
祖籍福建同安的王安忆,一岁多便随作家母亲茹志鹃、剧作家父亲王啸平迁至上海定居。应是受家庭影响,从1976年发表处女作散文《向前进》至2004年,她一直笔耕不辍,积累了大量作品,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以上海为舞台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既被搬上荧幕、银幕与舞台,还获得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肯定。也就是在她将《金锁记》改编为话剧剧本的同一年,她的短篇小说《发廊情话》也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
自《长恨歌》出世后,台湾出生的旅美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曾撰文称王安忆是继张爱玲后又一海派文学传人,有人也早早地将类似“第二个张爱玲”的标签贴到了王安忆的身上,于是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的小说仿佛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方面之前《长恨歌》推出舞台版让她对话剧产生了莫大兴趣,另一方面王安忆也是较早接触张爱玲作品的“张迷”,再一方面,她好像并不惧怕“碰张爱玲作品必被骂”的奇怪现象。
王安忆说自己最早是用一种“游戏的心态”、“一种消遣调剂的方式”来改编《半生缘》的,话虽是这样说,但王安忆还是对《半生缘》进行了许多改动。为了便于舞台演出,她首先便是在结构上进行大调整,整出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着重写七巧,下部集中写平安,理顺时空和空间。然后加入对白,丰满原著中的某些场景。但最重要的改变是,在王安忆的笔下,曹七巧不再恶毒,成为了可以原谅的对象。
《金锁记》原本计划让朱茵出演曹七巧一角色,引起轰动与争议,但后来不了了之,换成吴冕。虽然经历了些波折,但《金锁记》在上海演出还是较受欢迎,一轮后加场再演。
许鞍华:电影圈的“张迷”
2009年,许鞍华迎来自己62岁的生日。她至今未婚,和母亲相依为命。就在今年4月,她仅有50万投资的高清DV作品《天水围的日与夜》此时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大奖。也同是在4月,执导了30年电影的她拥有了自己的首部舞台作品—《金锁记》。
同《金锁记》的舞台缘分来自《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演员、香港著名戏剧编剧、兼职高志森,他曾在2004年观看了上海话剧中心上演的版本。许鞍华说:“我曾向他提议,可以给我他一些想做的案子,然后再合作。他给了我《金锁记》跟《时时刻刻》,我想舞台我也是不太懂,就想我还是做回一些我比较熟悉的东西会比较好。”
许鞍华对张爱玲终归是比较熟悉的,拍摄过《倾城之恋》同《半生缘》的她是早期资深“张迷”。尽管对自己的两部张爱玲电影作品并不是特别满意,但在张迷们看来,也许中国最适合执导张爱玲的,依旧只是她许鞍华。
这种印象很可能来自他人赋予许鞍华的“女性导演”标签。虽然30年来,她拍摄的电影类型各异,有和社会现实与政治有关的《投奔怒海》、《千言万语》,有古装武侠片《戈壁恩仇录》、《江南书剑情》,有纪录意味浓厚的《去日苦多》,但大家记忆最深刻的依旧是那些关注女性命运的《女人四十》、《阿金》、《客途秋恨》,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她都有着这样的代表作:选择同龄的女演员,演出带有自我影子的女性题材电影。也因为认真与坚持,她的支持者遍布亚洲,其中女性观众居多。
细腻的、感性的许鞍华给《金锁记》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金锁记》主演焦媛举了个例子,一场七巧与三爷关于“宣德炉”的戏,许鞍华让两人躲在桌子后面演,视觉的前景和若有若无的效果更好地渲染了这其中的气氛。“如果其他的戏剧导演,一定让男女演员占据舞台最显眼的位置。这就是许鞍华的不同。”焦媛说。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