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兵马俑农民每天为游客签名
35年来一号坑兵马俑仅修复1/5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导游王小姐介绍,她在博物馆已经工作了整整12年,每次带领外国人团队,人们进入展馆,看到兵马俑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惊呼,“amazing!”(意为“太惊人了”)。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第一站就选择在西安,而他看的第一个博物馆就选择了兵马俑,看过兵马俑后他提出一定要见见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人,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农民杨志发也从此走入公众视野。如今,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还每天在兵马俑博物馆内为中外游客签名留念。
但是,人们却很难想象在黄土之下埋藏千年之久的兵马俑出土后是如何得以以今天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的,秦俑又是如何穿越千年光阴安然度过重获天日的这些年头的?据导游介绍,众多兵马俑出土时都破损,或断裂,秦俑表面原本鲜艳的彩绘也因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受到侵蚀,要将这些“残兵败将”修复为2000年前被工匠们创造之初的形象,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吴永琪馆长介绍,兵马俑彩绘保护的可行性和速度决定下一步的发掘速度。而毫无疑问的是,兵马俑的修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吴馆长举例说,仅仅8个俑的修复和维护就花费了十几个人6年多时间,从1994年开始直到2000年才结束。由于修复工作的难度,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内约有真人真马般大小的陶质兵马俑近8000多件,但从兵马俑被发现至今,35年过去了,目前发掘的兵马俑仅约占总数的1/6。而占地面积最大的兵马俑一号坑,里面塑有兵马俑共6000余件,但35年来仅有1087件兵马俑被修复,不足一号坑兵马俑的1/5。
修复彩绘两个多月才剥离陶俑上尘土
馆长“威胁”总工:“剥掉一点,剥你的皮”
在兵马俑二号坑东北角弩兵区域,曾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彩绘跪射武士俑,其绚丽的色彩和惟妙惟肖的造型堪称秦俑之最。考古资料表明,坑内所有的兵马俑原来都是通体彩绘的。在经历了焚烧、坑体坍塌及山洪冲刷等人为、自然因素破坏后,大部分彩绘已经消失。所以,彩绘俑的清理出土和保护成功,是二十多年来秦俑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而彩绘的修复和保护也一度是兵马俑博物馆的重要攻关难题。
据兵马俑博物馆总工程师周铁介绍,秦俑彩绘是在陶俑烧制好以后,在陶胎表面先用大漆进行一遍或者两遍粉刷,然后涂上不同的颜料表达不同的意思和色调。残留下来的彩绘保存状况并不好,颜料调和剂及大漆底层均已老化。“问题出在最底下那一层的生漆层,由于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本身生漆有所老化,里面有很多微孔,有很多水分存在里面,一出土以后,它这个水分一失去,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卷曲,造成彩绘脱色。”周铁说。
为了修复并保护好秦俑彩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并达成了国际间技术合作。西安杨森的创始人保罗·杨森博士喜欢历史考古,又是在微生物研究方面非常强的专家,秦俑二号坑开始发掘的时候,在杀灭霉菌研究方面给博物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帮助博物馆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文物保护科研人员采用显微断面观察和显微摄影技术,对秦俑彩绘的层次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剖析研究,确定了彩绘底层和褐色有机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彩绘颜料大多是天然矿物颜料。通过细致观察,揭示了彩绘损坏机理。并由此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提出了新的保护思路,根据生漆层的特性,进行加固和防止皱缩,采用具有抗皱缩作用的材料置换生漆层中的水分,这是防止生漆层皱缩的最安全、最实用的方法。
馆长吴永琪说当初第一次发掘出著名的绿面俑时,博物馆的总工程师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将陶俑上面的尘土在不伤及彩绘的基础上剥离出来。土要剥掉,颜色却一点也不能掉,实属不易,是名副其实的慢工细活。吴馆长当时开玩笑对总工说,“剥掉一点,剥你的皮。”
修复范例——
铜车马的修复与保护
1980年12月,秦始皇陵出土了一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考古人员采用了压力切离法,把铜车马坑的全部荷载遗物,安全、顺利地由发掘工地迁移,放置在专门设置的清理修复室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古学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这两乘铜车马的结构、主要部件的质材成分、各部件的形态及相互关系,制订了综合利用粘接、焊接、机械连接的总体修复方案。从而成功地修复和保护了这组大型彩绘铜车马。随后,博物馆又在较密闭的展柜放置干燥剂,气相缓结剂,有效地保护了铜车马不产生新的锈蚀损坏。另还进行了展柜密封充氮保护技术的研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