跽坐俑专门饲喂珍禽异兽
跪姿俑鞋上纹路清晰可见
上周六,“秦始皇兵马俑发现35周年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活动当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办的“丽山园”遗珍——秦始皇陵园出土文物精华展开始对公众开放。
秦始皇陵园在秦代名“丽山园”,面积56.25平方公里,历时38年建造,用工70余万人次。陵园建制“若都邑”,一切体现“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考古发现大型地面建筑遗址十多处,大型陪葬坑、陪葬墓、修陵人墓等600余座,现已出土重要文物五万余件。此次“丽山园”遗珍——秦始皇陵园出土文物精华展共精选展出116件文物精品。有些文物精品甚至是此前几乎从来没有展示过的。据吴永琪馆长介绍,有一个银蟾蜍的银器,连他都是第一次见,没公开展出过。
展览现场,记者看到珍禽异兽坑展出有数件栩栩如生、即便2000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然传神的动物泥塑,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些珍禽异兽旁边的展柜中,还展示有表情安详、跪坐在地的跽坐俑,原来他们是专门饲喂动物的仆人。而据记者观察,展览中展出的部分跪姿秦俑描绘细致到脚底鞋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令人惊叹。而铜车马坑出土的铜车马,甚至细致到连搭扣、连接处的构造都清晰可见。
今年6月13日,兵马俑一号坑发现35年来自从1986年的第二次挖掘以来开始了第三次挖掘,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目前,经过4个多月的发掘工作,考古人员已清理出战车遗迹两乘、战马8匹、陶俑二十余件以及大量的车部件、青铜兵器等。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科学地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中。
3D技术采集陶俑数据
几千年后也可复原
馆长吴永琪常讲一个观点,文物保护绝不是我们要打造一个金刚不败之身,因为所有的东西它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文物同样是这样,文物损坏的过程就是分解的过程、氧化的过程。如何要使珍贵的文物千百年后依然传承下去,是各大文物古迹单位刻不容缓的课题。
“我们不想留的东西,我们就让它尽快分解,比如现在的塑料瓶子的分解,我们想留的东西,要延缓它的衰竭过程。”吴馆长说。所以和敦煌莫高窟正在进行的工作一样,现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把博物馆数字化,投资几十万元用3D技术在建一套数字影像技术,将每一个兵马俑尺码、大小和色彩的数据都采集下来,通过数码成像系统让色彩鲜艳的彩绘俑“永葆青春”。
“几百年、几千年后,数字计划的应用可以使彩绘兵马俑重新复原。当然,目前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吴馆长说,“从彩绘保护技术开展至今,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从肉眼观察,包括仪器测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