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人计是由曹操策划,貂蝉提出,王允实施
美人离间、宝刀行刺?何其耳熟!原来它们已在《三国演义》中大书特书。差别只是(1)顺序不同。曹操献刀在前,貂蝉美人计在后。“水浒”则相反。(2)主次不同。“三国”中宝刀计是虚晃一枪,主要依靠美人计完成杀戮。“水浒”则相反。(3)强弱不同。“三国”是弱者对强者施计。“水浒”则相反。(4)知情状态不同。貂蝉是知情人,林娘子则虽然身处其中,却不知自己被用作了美人计。《水浒传》中其他女子也都不知情。
现在的疑问是,既然宝刀和美人是一武一文、一硬一软的鸳鸯两计,通常需要同时运用,那么《三国演义》中的美人计是否也出自曹操之手呢?完全正确。因为:
第一,曹操刺董卓并未获得成功,但却胸有成竹、意得志满逃回老家招兵买马,并撺掇十几路诸侯讨伐董卓。他的信心与把握来自何处?必然另藏锦囊妙计。
第二,美人计并不是王允所设,貂蝉开口在先。请看:在曹操行刺失败后,王允“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喝曰:‘贱人将有私情耶?’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可以看出,貂蝉唯一没有说出来的是“美人计”三个字,一个小女子,除了美人计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呢?除了美人计,还有什么需要她“万死不辞”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自幼习学歌舞的歌伎,怎么会突然关心王允及至国家的政治危机?怎么会突然想出如此不同凡响的计策?(当时满朝文武都无人想到。)就算她有潜质,也不能无师自通,必然受过某位高人的指点。
第三,如果貂蝉真是为报恩而“万死不辞”,那么她就应该在王允死后心灰意冷,终止计划。然而,貂蝉在董卓、王允死后仍旧与吕布周旋。当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包围时,貂蝉曾劝吕布不要出城,曰:“将军与妾做主,勿轻身自出。”于是吕布又关起城门痛饮美酒,致使吕布“酒色过伤,形容销减。一日取镜自照,惊曰:‘吾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但过于苛严的戒酒令又得罪了手下兵将,使得赤兔马与画戟被盗。吕布最终殒命于白门楼,貂蝉的内应作用不可或缺。可见,貂蝉报恩是假,离间董、吕,并分而灭之是真。那么,除掉董、吕对谁最有利呢?既无益于貂蝉自己,也无益于王允与汉室,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曹操。
毫无疑问,在当时懦弱无能的朝廷,只有曹操有勇气借刀行刺,也只有他有智慧想出美人计。曹操从小就擅长离间,曾故意装作中风倒地,挑拨叔叔与父亲的关系。叔叔从此不敢管教他。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