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波:现在中国为什么出版行业起不来,因为中国盗版太多了,根本挣不到钱。
张颐武:也是因为服务业是付钱的。互联网阅读挣不到钱,手机阅读一样,当你没有人盗版,你就有了定价权。
张颐武:我们买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个产品介质,这太重要了。到书店,你会发现把书拿走是产品,但互联网上下载东西是虚拟的,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是很抽象的,而这个介质,比如U盘还是你的,已经付钱了。
沈浩波:整个互联网也好,还是手机阅读,最起码对出版行业是好事,因为很多人会养成阅读习惯,我们知道过去中国图书读者太少了,现在也不多,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图书读者,所以带来了出版业的繁荣,竞争非常激烈。
张颐武:你发现大家认为电视之后阅读习惯没了,但万万没想到,互联网到手机,反而使得文字文化有一个意外的复活,文字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字变成爆炸式的,文字再度复活,通过互联网、手机。
沈浩波:现在50岁以上的人不看书,因为没文化,但年轻一代,有非常大的时间是要读书的,阅读群体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都会养成阅读规模群体和写作群体。新技术是不断更新的,也许最本质的东西会留在那,但会发生变化。2005年我们出了大量奇幻小说,我们认为这个产品是应该留在互联网上给没有文化的人看的,读者的需求在上升,买书的读者不想看这类小说了,会分一个界限,手机文学也会有这个界限。
张颐武:这个行业有很多平行线,比如你说的奇幻小说,互联网上有巨大读者群,反而图书不太能销售得动,其实这就是技术带来的革命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这个形式和那个形式是不兼容的,有兼容的一部分。奇幻类的,比如几百万字的,就没有兼容性,同样,手机小说也有一部分是兼容的,比如跟网络小说、图书兼容的,有一不兼容的,不兼容的就是在手机里发展的。
手机文学是草根的狂欢还是精英的高潮
沈浩波:手机阅读一旦成立,写作者的门槛会越来越低,互联网本身是精英写作直接到草根写作,通俗是没有边界的,互联网已经把通俗边界越拉越低,手机一来,十几亿的用户,整个平均文化程度是非常低的,这么低的文化程度下,会导致通俗文学的尺度没边界。
张颐武:沈总说的有道理,往下延了,但还有一点,写作特色,以前纸面写作写半天才进入主题,把景物先描写一遍,然后慢慢的才出来。但手机不能这么写,一个屏幕必须在三秒钟之内就吸引你,技术改变了写作的风格和态势。网络作家写的东西交代得很烦琐,在手机上看的时候一看就晕,手机文学一开始就要有极清晰、吸引人的东西,跟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不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张颐武:你发现大家认为电视之后阅读习惯没了,但万万没想到,互联网到手机,反而使得文字文化有一个意外的复活,文字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字变成爆炸式的,文字再度复活。通过互联网,人类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了,将来手机拉动也很大,比如短信,现在不写就没法活,人人都在写作。
沈浩波:互联网一样,写作的人什么都有,在手机上一旦出现一两个,只要一出来,后面就一拨儿人,变化是一定的,就看什么英雄出来。
张颐武:网络文学出来以前,我记得96、95年,有一次在香港开会,那时候互联网在内地还没有,他们已经在做网络文学,他们认为网络文学是无数作者接龙式的写作,无限开放的结尾。但后来网络文学不是这样发展的,如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超级英雄,一天写一万多字。
沈浩波: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个好处,手机文学创造、阅读中,沟通性、互动性很强,因为大家都可以参与,大家可以参与到一本书的创造中去。
张颐武:我发现作者现在很重要,互联网时代我认为首先是民主的写作,最后还是归结于英雄的写作,也会诞生很多的偶像级写手。手机文学到了呼之欲出的阶段了,空中网手机新文学大赛提供的几种文体,只要哪个文体出现了伟人,之后一大堆人就会出来。关键看一个天才在哪突破,突破口很多,手机文学期待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伟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