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当紫禁城遇见浪漫巴黎(上)

2012年01月29日 09:37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王鲁湘:宝马,对。

吕成龙:这些马他创作的时候呢,他特别讲究这种光感,讲究立体感,再加上这个绘画,纵向有五米多。

王鲁湘:跟一匹真马似的?

吕成龙:对,横是三米多,所以这马画本身就跟真马大小差不多,所以说,再加上他用了这种西洋的这种绘画技法,所以这马画出来就是栩栩如生,就是呼之欲出的那种感觉,

王鲁湘:对。

吕成龙:所以说我想这个会引起这个法国观众的这种兴趣的。

解说7:17、18世纪的欧洲,正饱受教派纷争和战乱之苦,而当时中国处于康乾盛世,国力和文化艺术均达到了鼎盛。所以,当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将一幅幅美好的中国图景呈现在他们面前时,立即引来整个欧洲的无比惊羡,形成了一股长达100多年的“中国热”。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便是1700年,法王路易十四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策划的一场“中国式”舞会。有着“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竟在舞会上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里出场,足见当时的法国对中国的追捧程度。如今,当中法两国的帝王在卢浮宫相遇,这一段历史,自然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划者们不会忽略的。

走访:戴浩石

为了形成对比,这里展示了一幅在法国创作的乾隆肖像图,根据传教士潘廷璋寄回的一幅乾隆肖像画,在法国宫廷中完成了这幅归属于路易十六的画作。我们一直希望让这些历史交织在一起,让中国的帝王与法国的帝王相遇,因为这是关于两个皇宫,它们都至少有长达8个世纪的历史,都统治过整个国家和所有的城市。如果不了解故宫,我们无法解读北京,就像我们不了解卢浮宫就无法了解巴黎一样。

王鲁湘:我们知道当时候在中国活动的传教士中间,也有许多来自法国,包括在宫廷里头也有来自法国的传教士,那么这次到法国去的这个宫廷的作品中间,有没有当年法国传教士的东西?

郑欣淼:有,有他们一些绘画作品,包括一些带来的一些科学仪器,包括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清宫仿造的这么一些仪器,这都是当时的,因为这个法国传教士他来,他和其它传教士还有不同的,当时法国的国王,他对中国也是充满好奇的,他对这些传教士来了六个人,他给予他们,本身给了每人一笔补贴的费用,还每年有年金,你像那个白晋,我们现在你比如说故宫有很重要的一个,就白晋写过一本书叫《康熙大帝传》,这都是对法国人了解当时的中国,那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你像法国的一个传教士叫张诚,康熙大帝很信任他。

王鲁湘:对。

郑欣淼:他去参加了中俄的边境谈判,他还和这个大地的测量他都参与了,他也懂满文,他和这个白晋和张诚,他们两个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把它翻译成,编译成满文,我们现在这个本子还在。

王鲁湘:对。

郑欣淼:他就给康熙皇帝去讲。这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在宫廷里边、清宫里边留下了很多遗物。

故宫文物包装的“四字箴言”

本次“紫禁城在卢浮宫”展览,为了通过以物证史的方式向欧洲观众讲述紫禁城的故事,故宫博物院特别从180余万件藏品中,遴选出130套件的展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2件,参展文物的阵容可谓空前强大。如此贵重的故宫珍藏,每一件仿佛都是亟待呵护的宝贝,要让它们远渡重洋去到法国巴黎,文物的安全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借着这次展览的机会,我们的摄制组也第一次进入故宫的库房,小心翼翼地记录了文物从包装、清点和交运的全过程,也见识了一下被称为“稳、准、隔、紧”的文物包装四字真言。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紫禁城 卢浮宫 巴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