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新国博的脱胎换骨

2012年01月04日 09:36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记者:综合性?

嘉宾:除了展览造型之外,还有演艺,那么怎么来解决,那么就一定要解决有一个剧场,我们只有有了这样的场地,我们才能完整的呈现一个大文化的一个概念,就除了展览之外和我们展览的主题启蒙,那么启蒙它有多方面的文学音乐戏剧舞蹈,这样一个完整展现一个理念,所以我们就特别设计了,那么这样一个剧场,

记者:把这个功能延展了?

嘉宾:延展了,对,那么我们这个剧场整个的设计,应该说条件还是应该算是比较可以,尤其座位我们强调一种舒适感,那么我们座位是这个前后距离是1.04米,坐着相对就比较舒服一点。

记者:大高个的人们也能够伸开手脚。

解说4:

改扩建完成后的国博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原来面积的3倍,拥有49个展厅。而且为了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放,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将39万余件文物划拨给国家博物馆。使国博的藏品数量增至约105万件。

记者:这个就是国博的震馆之宝

嘉宾:震馆之宝“后母戊鼎”。

记者:现在就是正式的就是改过来,不叫“司母戊”了。叫“后母戊”了

嘉宾:我们新馆开馆之后,所有对外宣传的都叫“后母戊鼎”,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专家提出来要改,但是因为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叫约定俗成,所以根据这个约定俗成就一直没有去改这个名称,但这一次我们是下决心。

记者:下决心改过来了?

嘉宾:强调这个科学性,因为尊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所以还是把它改过来,这个当时是已经上了飞机了,准备运到台湾,结果后来因为它这个门,过去飞机小,门小,加上包装,抬不上去就又下来了。

记者:还是放到南京了。

嘉宾:还是放到南京了,所以这是1959年南京博物院调拨给我们

解说5:和“后母戊鼎”即将一同展出的还有闻名于世的“大盂鼎”。“大盂鼎”出土于晚清末年几经流转,躲过了侵华日军的劫掠。于1959年入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身上清晰的铭文和斑驳的铜锈,默默诉说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记者:大盂鼎

嘉宾:大盂鼎,291个字,是目前发现的这个青铜鼎里面铭文字数最多的。

嘉宾:而且它这个在书法史上“大盂鼎”的铭文也占有重大地位。

嘉宾:它这件东西也是比较特别,历尽艰辛,现在补得几乎看不出来,当时也碎了好多片。这是由上海博物馆调过来的。所以这个“大盂鼎”它这个尺度比例敦厚的这种感觉,这在青铜器上也算一个具有典范的意义。

记者:所以你看这是一件西周时候的典型器,那个是商的典型器?

嘉宾:对。

记者:所以商的东西有一种狰狞之美,西周是文质彬彬。

嘉宾:相对于后母戊鼎,它就感觉很文雅一点了,但是还不失这种礼器的这种庄重和威严。

解说5:即将和青铜器一同展出的还有各种造型的佛造像,充分展现出那个时代特殊的魅力和神秘感。

采访:国博馆长采访①

记者:我们来过过去老国博的人都知道,老国博基本上就是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五千年,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说到1840年,然后就是184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这个所谓我们的,过去叫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这么一个历史的衔接,基本上是五千年通史的一个展览。那么这一次进来,刚才您带着我转了一圈以后呢,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还是有,但是里头的内容其实已经有很大变化。

嘉宾:内容、结构是发生了变化,因为过去我们是以阶级斗争为历史的这种主线,更多的反映农民起义,反映革命,包括革命博物馆的那部分内容主要是反映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革命发展的一个历史,当然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仍然是这个主线,但是我们的展览形态上发生了变化。

嘉宾:这也就是说给大家一种新的感觉,就是我们展览形态发生了变化,就是除了内容之外,我们更多的关注展览的艺术性。

嘉宾:包括我们展示空间的设计,包括我们展览的这种展柜、灯光,以及展览陈设艺术方面的特点,我想是我们第三个方面的一个特点。

记者:对,那么还多了一些好像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专题展览,比如说过去没有专门的青铜馆,没有专门的佛造像馆,没有专门的陶瓷馆,现在这都有了专门的馆。

嘉宾:都有了专门馆,就是把我们馆藏的特色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那么这里面就是展览结构的这种丰富性,既有基本陈列,有长期陈列,同时又有特展,又有临时性的展览,在这样一种交替过程当中,那么古今中外、传统的、现代的、历史的、艺术的、还有时尚的等等,这种各种形态的艺术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的展览空间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一种结构。

采访:

嘉宾:这是我们的中央大厅,这个大厅是2000平米,高15米,那么这个大厅是我们一个长期陈列,主要陈列1951年开始,就是本馆组织的四次大规模创作的一些作品。

记者:都是大规模的主题创作是吧

嘉宾:包括《开国大典》,像《刘少奇在安源》,《毛主席在12月会议上》,《狼牙山五壮士》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出现在教科书里面的一些经典作品。

记者:就是新中国美术的一些代表性性作品基本上都在这个地方了

记者:还有一部分雕塑。

嘉宾:包括一部分雕塑,对,那么现在正在布展之中,那么这个实际上是反映我们这个馆在历史定位方面发生转变之后,以历史与艺术并重,这个是最能体现出来,因为我们从新中国以来就不断注意美术和历史的关系。

嘉宾:那么当时我们请了大批的重要画家,为馆里面当时的一些长期陈列做一些跟展览有关的一些创作,反映共产党的历史,所以这个将近60年来我们积累了一大批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解说:在即将对公众开放的油画展当中,有一副引人注目的画作。这就是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的《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画作完成后得到毛泽东、徐悲鸿、梁思成等人的极高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董希文在1955年和1971年分别对画作进行修改,把画中的高岗和刘少奇分别去掉。给这幅画作刻上了特殊的时代烙印。

采访:

嘉宾: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它为公众所熟知,是因为它和一个政治事件,跟不断的政治运动。

记者:里头人物不断的增减。

嘉宾:不断的增减,有增有减,高岗出了问题了,那么先把高岗去掉,然后文革中又批判刘少奇,又把刘少奇去掉了,所以到了1972年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董希文已经是身患重症,已经不能自己亲自去修改了,所以当时就请了现在的中央美院的教授靳尚谊先生,去和赵域两个人,1972年去临摹了一张,所以这次也是史无前例的把两个版本的《开国大典》同时在一个展览中呈现出来,当然《开国大典》可以说是在新中国历史上为公众最为熟知的作品,所以它的经典性就在于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反映了不断的政治运动中的变化,那么粉碎四人帮以后,那么要还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就在复制品上面恢复了刘少奇和高岗,使开国大典的盛况得以保存了它的原貌,并不因为某一个人物他的问题,使得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出现了问题。

记者:再看看那一张。

嘉宾:这个复制品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当时它的底子没有做好,所以现在表面龟裂,这个问题很严重。

记者:都起皱了。

嘉宾:对,所以当时的底子没有做好。

记者:这个画面中间就多了两个人物。

嘉宾:多了两个人物、

记者:那边是穿蓝制服的高岗,戴眼镜的。然后这个也是穿蓝制服的是刘少奇。

嘉宾:这个第一排都是国家副主席。

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持续而强劲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个真正的大国,必须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散发巨大的文化能量时。国家才会真正成熟,而博物馆就是一个可以倾听历史呼吸的地方。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触摸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记忆,也珍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向世界启示中国的未来。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新国博 博物馆 亚历山大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