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出身名门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2011年12月26日 11:11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时年60岁的陈寅恪,生命之船似乎寻得了一处恬适的港湾,精神的宁静自由催生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1949年入校后,陈寅恪先后在《岭南学报》《南国》等岭南大学刊物上发表了《从史实论切韵》《白乐天之思想与佛道之关系》《论元白诗之分类》等论文十余篇,完成及分别刊行的论文超十万字。文思之泉涌,见解之精妙。给后世学人留下了无穷的余韵。

记者:关于陈寅恪先生,有很多很多地传说,一个传说就是他一辈子坚持独立做学问,不受任何政治的干扰,也不被任何主义所左右,国民党政府时候是这样,后来解放以后共产党政府他也还是这样,据说当时候北京来请他到北京去,担任一定的学术职务的时候,他好像明确提出两条,我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第一条就是他这个所的人,不学马列,不参加政治学习,第二请毛公和刘少奇写一个便条给他,以便他以后有人来找他的这种政治麻烦,他好用这个东西做挡箭牌,这个事情是真正吗?

嘉宾:真的。

记者:是真的。

嘉宾:当时,北京市派他得意的门生汪篯来动员他,

记者:来动员他北上。

嘉宾:汪篯以为是很有把握,很有把握可以说服他做这个工作,因为汪篯当他助手的时候。住在他家里面的,

记者:他家里头哦。

嘉宾:所以他来到学校里边,本来学校安排住招待所,我们学校招待所,他说不用,我住在他家里面。

记者:就等于就住到他家里来了。

嘉宾:他们家里面也是欢迎他,但是汪篯就大概讲一些解放后的新思想,

记者:很时尚的新词汇。

嘉宾:他就觉得不高兴了,所以他就讲了这翻话,他说如果你是要跟着我来做,你就要按照我的思想来做学问,否则就不是我的学生。

记者:说得很决绝。

嘉宾:否则就不是我的学生。

那几天,在这间西式的小洋楼里,陈寅恪拒绝了他的学生,也拒绝了以郭沫若、陈伯达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请他创建历史所的邀请,从此,陈寅恪向北京关上了大门。1953年后,由于身体原因,陈寅恪几乎闭门谢客,只潜心学问。

嘉宾:他都这些外来的人,一般他都不见得,包括外宾,声明所有外宾不见。

记者:他不见,就好像是他1949年以后,他就发过这么一个声明,他就不见外国人。

嘉宾:不见外国人。

1953年,陈寅恪大病了一场,那一病虽然对他的身体打击很大,可同时也为他迎来了学术上意想不到的机缘和春天。

嘉宾:1953年,他病了一场,后来病好了,身体还不是很好,他就请人到图书馆里面借书来读给他听。

记者:借一点轻松一点的书是吧。

嘉宾:对了,所以借的都是一些评弹,

记者:对。

嘉宾:小说这类的,陈先生读小说我看跟人家不一样,我们看小说就是看完那个情节就完了,他不是,他读完以后他要寻根问底,第一首先就考证这个作者,《再生缘》的作者是怎么样,第二他就发现《再生缘》这种题材,实际上是一种史诗式的题材。

记者:尤其是和国外的,和包括印度和欧洲的一些东西比较起来的话,国外的这种民间史诗的东西,和我们评弹的东西很相似的是吧。

嘉宾:对,这种发现就过去没有人太提到的,没有人认识到《再生缘》有这么一个价值,在文学上。

记者:就这种文体本身其实是有价值的,我们过去都瞧不起这个文体本身。

嘉宾:对了,他把它提出来,大家后来一看了以后,也服了,也确实觉得是这样,第三,他就认为这个作者有自由的思想,他就应该就从这个作品里面表彰,他这种自由的思想。他就发现了

记者:他发现了好东西,

嘉宾:对。

记者:本来是想来消遣一下的东西,因为身体不好,打磨一下时光,消遣一下,结果发现了很有价值的东西。

嘉宾:对,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就这个,那我知道他后来人们不能理解,所谓晚年专门写“红妆”,其实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物符合陈寅恪先生,一生中间坚持地两个根本原则,一个是自由的精神,第二个是独立地人格。

嘉宾:对了。

记者:柳如是这个重点就是独立的人格了。

嘉宾:对,所以现在有些人就好像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拿来做一个那么大的,花那么大的精力跟她作传。其实他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如果说他有所指,其实指的是这个,《论再生缘》等于如果做个副标题,等于是论思想的自由,《柳如是别传》要如果加个副标题就独立人格之传。对吧。

嘉宾:所以我说按照我的理解,《柳如是别传》也可以说他一生学术的一个总结。

记者:总结。

记者: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这是陈寅恪先生自己治学的一个座右铭,同时也是他做人,和对于知识分子基本人格境界的一个要求,士,知识分子,读书人之所以要读书,之所以要做学问干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要把自己的心志从一般人的、普通人的、一般世俗的见解中间,要从这个桎梏中间解放出来、脱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理的发扬者,我们才能因此而发扬真理,正是因为坚守这样的信念,坚守这样治学的信条,所以你们看陈寅恪在他一生中间,留给我们所有的照片中间,始终是这样一幅坚毅的神情,虽然他的眼睛在晚年双目失明,但是你看出他的眼神中间有一种追求,他有一种坚守,这种坚守成为我们今天来到这个地方,作为我们一代知识分子朝圣的圣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国学大师 陈寅 学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