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重修乾隆大藏经
王鲁湘:这个是原板?
何唯良:原板。
王鲁湘:这块板子保留的形状还蛮好的。
何唯良:对。
解说:《乾隆大藏经》以《千字文》编号排序,自“天地玄皇”的“天”字起,至“两疏见机”的“机”字止。共724字,每字一函,每函,10卷,共雕成经版七万九千多块,全藏共收入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内容不仅有佛教经典,还包括历代高增大德的著述。心得体会,涉及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它不但是我国一宗珍贵文物,在世界佛教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王鲁湘:我们知道好像好象过去的一些大藏经基本上是民间的力量在做,像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赵城金藏》,好像当时就是一个民间的一个妇女发起,然后最后当然有很多的人来支持,但是它应该说还是一个民间形式。
李际宁(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历史上组织大藏经的一开始民间官方都有,当然传下来的经典比较多的,我们现在见到的目录,基本上还是官方的一些寺院传下来的比较多,到了这个北宋以后,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寺院刻书,就寺院刻经,政府组织僧人组织大藏经,还有私人刻大藏经,这三种情况都有。
王鲁湘:都有。
李际宁:都有,比如说《思溪藏》它是私人刻的,那么但是政府的力量还是主导。
王鲁湘:我们现在说到这个大藏经的刻印是不是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就是这个我们说的清敕修的大藏经,叫做《龙藏》,是不是佛教历史上最后一次这种编辑,刻印佛教的这么一个,最后一次。
李际宁:应该这么说,从雕版印刷术以来,第一部是这个《开宝藏》。
王鲁湘:《开宝藏》。
李际宁:但是用这个木板刻经,到了清代的《龙藏》,我们现在叫《清敕修大藏经》这是最后一部,在这之后,比如说用现代的印刷技术也还有,包括现在的寺院僧人,还有包括那比如说,在台湾的一些僧团,他们在编修大藏经也还有。
王鲁湘:(台湾)法鼓山好像象就在编,我去探访圣严(法师),他们就在编。
李际宁:但是木板刻的大藏经,《龙藏》是最后一部,量也非常大。
解说:《乾隆大藏经》是从雍正11年即1733年,就开始刊刻了,两年后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即位后,特意任命两位亲王负责藏经馆,动用了上百名官员和僧人,调集全国的力量编辑刊刻大藏经。
何唯良:当时有记载北京市有四百多名,四百多位雕刻师还是不够,于是乎大臣们给乾隆写奏折,又从南方调集四百多位,一共八百多雕刻师,包括裱糊匠还有书写匠,笔帖士,就是抄经的人,一共动员了一千三四百人的队伍,由内务府出资刊刻这部《大藏经》,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一直到乾隆三年,1738年,用了六年,把这部《大藏经》全部刊刻完成,第二年开始第一次刷印。
解说:这些黑漆漆的经板看起来虽然不起眼,却都是精挑细选的梨木,梨木因为质地坚硬细腻,不易变形,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平面木雕工艺首选的雕刻材料。,《乾隆大藏经》,因为是皇家出资,用料更为讲究,每块经板必须是独板,不能拼接,而且板面上绝对不能有疤痕,肿节。
何唯良:刚才您看前期的经版,它截然不同,后期它就没有批麻挂灰,不知为什么原因,你看这个部分。
王鲁湘:做到后面没钱了。
何唯良:可能是就不那么认真了。
王鲁湘:不那么认真了。
何唯良:应该说乾隆朝,乾隆四年做完的这件事,正有钱的时候。
王鲁湘:有钱的时候。
何唯良:正有钱的时候,应该不至于没钱,当时一块经版,买一块梨木板是三钱白银,刻一块经版是七钱白银,也就是说差不多一两白银一块经版,这是直接成本。
王鲁湘:直接成本。
何唯良:管理还有这些运营,包括刷《龙藏》的纸都不在这里面,只是刻经版一共用了八万多两白银。
王鲁湘:八万多两白银。正好是大概是八万来块。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