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大校长蔡元培 推行民主治校方针

2011年10月01日 11:24
来源:凤凰视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一个出身翰林的满清文人如何走上武装反清,教育救国之路,他,究竟拥有怎样的气魄和能量才能以一校之长的身份包容引领一个民族跨越时代的大转折,仰望一代教育家蔡元培。

1916年10月2日,蔡元培携眷离法归国。

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

11月8日,蔡元培抵达上海。一个半月后,即北上进京。

嘉宾:实际上他接任北大校长职位的时候他很多好朋友劝他,不要做这个校长,因为北大名声很糟,在蔡元培之前北大从最早的京师大学堂开始名声一直很糟,因为很多都是官僚子弟在这儿,以后也心不在学,也是为了做官,所以他们就称老的北大称为是官僚养成所,根本不是做学问的地方,而且从道德水准来看,当时的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不好。

记者:基本上一些纨绔子弟在那里。

嘉宾:对,所以他们都担心蔡元培这么一个人物,到了北大名声会不会从此被坏掉,所以他的朋友都不同意,但是蔡元培他确实有一个蓝图,蔡元培一直很早就有一个教育救国的思想,那么他通过后来到德国留学,因为德国当时的大学是世界绝对一流的领先的大学,所以他在那儿亲自感受观察了德国的大学,而且也看到德国大学对德国民族的近代兴起做的贡献,这点对他印象非常深。

记者:所以一定要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大学。

嘉宾:对。

记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大学,中国的进步,中国的现代化是完全不可以谈起的是吧?

嘉宾:对,就是这样。所以他把接任北大校长看得很重,尽管风险很大,而且他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1916年12月26日,50岁的蔡元培接到了大总统黎元洪颁发的委任状。几天后,1917年1月4日,他带着胸中的蓝图走进了国立北京大学。他要在那里,开始他新的教育革命。

他进北大的第一天,就那一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他进北大的时候他把帽子脱掉,向旁边的人鞠躬,所以当时的学校马上就穿开了,说这个校长不一般,因为以前学校都是大老爷,来了就是不可一世,那都是什么级别的官员是吧?

记者:那起码好像是二品吧。

嘉宾:对,肯定是部长以上的,但是他到学校以后以一个非常低调、和蔼的形象出现,所以这一点马上就服了大家了,

既然知道它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算失败,也算尽了心。

记者:蔡元培担任这个北大校长,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就彻底改变了北大,在他当校长之前,北大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很老派的一个学校,在他当校长以后整个北大一下突然变得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然后思想非常的活跃和自由,那么我想蔡元培接受这个任命到北大当校长,他一定是抱着一个关于新的一所中国最高学府的一个理想的蓝图过来的,是吧。

嘉宾:对,他到北大以后其实没上任他已经开始构建他的蓝图,那么这里主要的问题,主要核心的改革思路就是把北大从一个官僚的养成所,办成一个从事高深学问的知识的场所,这是他最所看重的,那么在这个场所里面必须是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是一心一意做学问的,而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且从人品上、从道德上都是很纯粹的君子、纯粹的学人,这是他的一个理想。

串场1: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国立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他说:“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在回忆录说中,早在译学馆的时候,他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里对学问没什么兴趣,只要年限过满,可以拿到一纸文凭,将来可以在政府里谋个一官半职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是科举制度留下的劣根性,是求学路上的大钉子,他得下狠心将这颗大钉子在学生心目中拔了去,只有这样,他的改革才能在腐朽的北京大学产生化学变化。

北京,五四大街,从1918年起,这里即成为北京大学的校务与教学核心。

记者:这个就是北京大学过去一院、二院的所在地是吧?

嘉宾:对,红楼。

记者:这个红楼当时在北大里头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呢?它主要里头是一些什么样的功能呢?

嘉宾:红楼因为过去老北大院子地方不够用,后来在1918年盖了这个楼,启用以后就成了北大的中心,主要的建筑。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蔡元培 1918年 仰望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