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现代诗人看屈原:他带来文化和诗歌之生

2012年06月26日 10:5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冯国栋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新华网宜昌6月23日电(记者冯国栋)在屈原故里秭归,端午节不仅是民俗的盛会,也是诗歌的盛会。这里几乎每年都会举办民间端午赛诗会。在今年的赛诗会,诗人们且吟且唱带有楚风楚韵的诗词,歌颂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赛诗会上,诗人柳忠秧一曲“鼓盆而歌”,让现场观众感动。他说,没有使用现代乐器,而选用民间祭祀常用的碗、碟、杯、盆等用品。“是为了表达对屈圣的崇高敬意。”

柳忠秧是诗人、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副院长,也是屈原文化研究学者。对于屈原在诗歌界的重要意义,柳忠秧认为,首先,屈原之死是文化之生的重要动力。

“屈子铸造了民族魂,凝铸了民族精神和气节的神圣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对后世、对国家、对民族是重要的精神感召力和影响力。”柳忠秧说。

柳忠秧为在场的听众奉上《楚歌》,借“一曲楚歌奏绝响”的千年回首,写“君子常怀千年忧”关怀。诗中归纳了屈原的特征:担当、智慧、血性、浪漫、雄狂和执着等。

“世无佳句有离骚,人有混沌无天问。”柳忠秧指出,屈原精神不仅是现代文人的精神标杆,也是诗歌创作的标杆。“对于今日中国诗人,与其纠结与古诗与现代诗的取舍,还不如站在过去与未来间,想想当代诗人该何以作诗,又作何诗?”

他认为,现代诗人应在屈原诗歌中探寻中国诗歌不灭的火种。传承屈原音韵、节奏、文字之美,是对中国诗歌未来之路的坚定承诺。继续出发的中国诗歌,其语言环境、诗歌形式、精神家园该如何重建与延伸?这些问题也许能在屈原身上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屈原之死 屈原精神 屈原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